摘 要:近年来,由于各种吨位的船舶不断涌现,船舶安全管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各船舶管理公司纷纷制定各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海事管理部门针对这些体系做好各项检查。
关键词: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检查
引言
随着航运市场的发展,各种吨位的船舶不断涌现。为管理好船舶,船公司按照新公约的要求,制定船舶各项安全管理体系。为《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全面实施,促进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各海事管理部门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成为一项主要的监管内容。下面对如何做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检查进行探讨。
1 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评价指标
1.1 公司管理
指定人员监控成效对公司船岸的安全和防污染工作进行监控,是指定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指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严格监控,有助于各岗位职责的有效履行,是体系运行过程中减少问题的重要手段。否则,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可能受到影响。岸基管理人员登船检查情况岸基管理人员对船舶的现场检查是船舶监控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检查的频次越高,船舶安全管理情况会越好。因此,指定人员应监督检查岸基管理人员对船舶的登船检查频次,并注意在一定的周期内总结和比较总体检查情况。公司内部审核的实际效果内审是安全管理体系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内审应尽可能地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使体系的自我完善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应避免内审走过场,蜻蜓点水,否则就达不到内审的目的。
1.2 船舶管理
船舶港口国监督检查(PSC)或船旗国检查(FSC)的滞留情况指定人员准确评价本公司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是推动公司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将安全管理推向新台阶的关键性工作。指定人员在对体系运行监控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就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总经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起到指定人员监控岗位的关键作用。
2 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检查的必要性
2.1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及作用
所谓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或同类的事务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包括:安全管理手册、船舶安全手册、航海日志、法定的其他海事文件和证书、航行文件、甲板操纵、机仓操纵、应急程序、防污染措施、通讯程序、船舶与机器维护计划、安全设备表、船员训练计划等。
为提高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并文件化,完善安全与防污染条件,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
2.2 船舶安全检查是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有效监督
船舶安全检查主要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船舶实施检查,硬件是指船体、机器、设备、船员,软件是指体系文件的运行情况以及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船舶硬件环境的检查可以反映出船上体系运行的情况,同时体系的有效运行又可以保证硬件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对体系运行情况的认真检查,可以从源头上发现船舶一些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安全检查中对软件特别是体系运行情况以及船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情况,进行分析纠正,督促公司体系进一步完善。船舶体系的中间审核约在初次审核后两年半进行,间隔期较长,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对船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3 做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与船舶安全检查的具体做法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与船舶安全检查二者是互相关联的,在检查中要进行有机结合,同步进行,相互印证,而不能机械地割裂开来。具体做法如下:
3.1 全方位推进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1.1 领导重视,科学编写。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体系编写工作,专门邀请海事局、船级社专家进行辅导,并虚心向国内先进单位取经,同时抽调公司骨干人员进行系统编写。文件明确公司安全环保目标、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船、岸员工日常安全管理行为规定和标准,确保规范符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需求,成为公司安全管理基础和行为准则。
3.1.2 全员培训,实施考核。初期,为了使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开展,公司进行了大力推介工作,举办各种专题培训,同时举办体系培训考试,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全力推进,通过系列活动开展,使每个员工树立一个安全管理体系理念,并落实在行动中。
3.1.3 加强指导,注重实践。针对有些员工*惯于过去做法的现状,及时加强指导,使他们学会运用体系程序解决问题,正确对待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情况报告的处理,不欺上瞒下,并根据“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报告表“程序规定处理,直至闭环。
3.1.4 强化监控,定期评价。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修改、完善或更新,针对体系运行的环境和条件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法规的变化、船舶设施设备的变化、通航条件的变化等等,公司的体系文件必须进行及时修改、完善,以便对与实际操作不适合的体系文件规定及时修改或更新,从而提高体系的运行质量。
3.2 把握人为因素在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检查中的重要作用
从安全和安全管理的目的出发,来看待船舶日常管理问题,应当加强现场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力度,要注重建造良好的和谐的船舶工作和生活氛围,培养和构建在安全上和管理上的良好内部沟通氛围和通道,在安全上非常需要发挥团体的协作和监控力量,同时要探讨、学*、引导成熟的安全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和技能。就人为因素来看待船上安全管理和日常管理问题,需要培养良好的管理气氛;要确保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实际落实;对各级船员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总体上的理念、原则、模式以及在具体时空上、具体事项上的方法和技能要加强培养和指导;大力加强团队建设,激励团队精神,注重发挥团队力量在安全管理上的重要作用,极力避免个人的一些不足、错误、过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是安全事故。
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加强有优秀文化核心的团队建设,注重在船舶管理上严管船事,善待船员;开放多条的和充分的沟通渠到,加强内部沟通,减少误会和摩擦,增进感情和凝集力;公正、公开、公平,既民主又集中,组织纪律鲜明,保持良好的团体精神和协作,注重强有力的团体战斗力;注重和培养船上良好的航海生活气氛,重视船员生活状态,积极调整工作压力,多渠道调节船员在船上的精神状态,保证船员的身心健康;注重建立学*型的有文化内涵和核心战斗力的团体。在管理上、体制上,立原则,建框架,保持在总体上符合国际规范和船旗国法规的要求。坚信人性本善,法治和德治并重,在细节部分注重运用我们原有的优秀文化精髓发挥一线团体的灵活机制,体现同舟共济的精神,做到真正地体现和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原则和目标。
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检查是船舶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船舶安全检查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审核的有益补充,是保证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相信随着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检查水平的逐步提高,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会更加有效,水上安全形势会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巢国荣,于洪江.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卜仁祥.船舶安全管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丹(1980-)男,汉族,天津市河北区人,从事航海技术专业,研究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