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流动人口现状与计划生育管理的探索

时间:2022-10-21 1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以怀化市鹤城区坨院办事处桐形村为例,介绍了当前城郊结合部位流动人口的现状与特点,阐明了这部分流动人口给计划生育管理增添的难度。对此,该办事处积极应对,通过加强宣传、理清工作思路、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大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等措施,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怀化市鹤城区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鹤城区各级领导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下,鹤城区经济、社会、文化及市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区生产总值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了科学的规划和调整,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工厂布局充分考虑了对环境的压力,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园区;科技、卫生、教育等不断进步;交通、通讯、道路、城市面貌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由过去的脏、乱、差向清洁、有序、文明现代的方向转变,全市呈现了政通人和、飞速发展的喜人景象。当然,鹤城区的飞速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根本改观离不开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他(她)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劳动塑就了城市的繁荣,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外来务工人员给我市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对城市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给流入地和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尤其是城郊流动人口中超生、多生现象较为严重。如何就这种现象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本文以坨院郊区为例,就郊区流动人口现状和特点、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难度及管理措施简报如下。

一、坨院街道办事处郊区流动人口现状

坨院街道办事处位于鹤城区东部,所辖区域东接石门乡岩天和阳塘村,南接石门乡犁头园村和塘底村,北与石门乡金海、新街村相连,西以太平溪为界毗邻迎丰街道办事处,下辖3个居委会、3个自然村,总面积7.9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31760人,其中农业人口4100人,城镇人口27000余人。桐形村是坨院街道办事处的自然村之一,地处怀化学院及五三五医院周边,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1300余人。近年来,随着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流动人口涌入了城内。依据中国人口学会、湖南省人口计生委等单位的2006年调查,鹤城城区内流动人口在3万左右。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已发展至城郊部位、市内流动人口数量过多、房屋租金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城乡结合部的郊区已成了流动人口租住较集中的地带。2010年5月的资料显示,坨院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外来流动人口约1100余人(学生除外),其中桐形村流入人口达152人,占该村总人口的11.27%。在桐形村的流入人口中,育龄妇女67人,其中1孩妇女4人,2孩妇女63人,给当地计划生育的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压力。

1.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

流入坨院街道办事处辖区的流动人口与市内流动人口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①流入人口中以躲避计划生育为目的所占比例大。如桐形村,5月份流动人口中,以就近务工或经商的约占 52.24 %,而以躲避计划生育为目的占47.76%。②文化程度较低。流动人口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这就决定了他(她)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主要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③经济水平较差。这些流动人口之所以选择到郊区来租住,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郊区农民的房屋租金相对较低,适合他(她)们的承受能力。④配合计生管理主动性较差。来此租住的流动人口中,少部分人是因为缺乏对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的了解,而不积极配合当地计划生育的管理,但相当一部分人来此的主要目的就是躲避计划生育的监管,因此对计划生育的管理采取消极逃躲的态度。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较常住人口的难,这是各地面临的普遍现象。就桐形村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而言,难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房东不配合管理。今年5月止来此租住的外来人口达75户,占当地常住人口400多户的约19%。房屋的租金以每月每户100—300元不等进行计算,这种租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对房东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正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绝大部分房东不愿履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的规定,即房东有监管租住户计划生育的责任,或拒绝给躲避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进行租住;相反,房东为了出租利益,甚至担当了租住户的保护伞。这种状况极大地削弱了计划生育的监管力度,使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②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大。来城郊农村租住的流动人口多属于临时租住户,租住时间一般只有几个月,特别是躲避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一旦获知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将来此进行检查,她们随即进行躲藏或转移住地。因此租住时间短,甚至只有几天,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③村民小组长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村民小组长的工作待遇太低,加上有碍面子、怕得罪人,所以工作消极,致使流动人口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上报,全村流动人口的管理仅依靠妇女主任和计生专干,显然工作难度较大。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计划生育管理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既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又要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满足其生育的基本需要,因此,如何做到统筹兼顾,落实好国家的法规政策,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做到有据、有序、有效,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将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常规人口管理之外,还特别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相关法规的认知程度

计划生育管理是落实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政工作,管理的对象是已婚育龄人口,因此,必须依法行政。管理者必须见多识广,吃透各种法规政策,使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已婚育龄人口应了解相关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管理者和对象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因此,针对广大居民、村民对计划生育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们定期组织社区和村委会成员、妇女主任、组长等学*相关的法规政策,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规范(试行)》、《村民自治》等打印成册发放到居民、村民手中,同时通过村务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以使民众提高对相关法规的认知程度,达到增强责任意识、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

2.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明确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才能建立有效地管理机制。为此,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责任和义务、上级规定的任务、各项工作要求等,然后罗列工作内容、优化组合、科学排序,制订日常工作内容和程序、月工作目标和程序、年度工作目标和程序、偶发事件处理办法等工作细则,按年度工作目标分解制订月工作目标、月工作目标分解制订日常工作内容的程序制订各级工作细则的方法建立工作体系,使整个体系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根据这个思路,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年度工作目标、月工作目标和日常管理内容的工作细则,即:以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一盘棋、杜绝流动人口计外生育、为流动人口及时提供相关服务为年度工作目标;以每月定期统计流动人口信息1次、流动人口出生报表1次为月工作目标;每月1、10、20号由各组组长上报流动人口信息,每月3、11、21号下村核实信息,并于当天完成流动人口信息的采集和输入。这种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较好地适应了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的特点,可以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信息,提高了管理的实效。

3.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根据坨院郊区流动人口的基本现状,加大对出租房屋的房东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是提高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关键环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房主,应当配合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己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只有房东了解相关政策、明确责任,才能主动配合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发挥房东作为第一监管人的职能作用。为此,办事处计划生育办与村部、村部与房东均签订了层层落实的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与奖惩措施。责任状要求:出租房屋的房东在租住户联系租房时应收集其身份证、生育证、出生证、婚育证等有效证件,交由组长或办事处计生办查验,经审核无计划生育问题后方可租住。同时,在流动人口租住期间,房东有责任对租住户进行计划生育监管,及时向组长反应租住户的计划生育问题。如房东不履行对租住户的计划生育监管责任,则村里可依据《村民自治》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这样,通过与房东签订计划生育管理的责任状,就可以将过去仅由少数干部的监管变成群众的普遍监管,扩大了监管的面,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4.加大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增强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在对流动人口进行计划生育管理的同时,针对该部分人群在各种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对他(她)们的人文关怀,主动帮他(她)们解决在联系务工、生产、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使之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城市常住人口有同样的权利。在管理上实行定期走访,不但及时为育龄人口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发放药具,指导咨询,而且主动了解他(她)的各种困难,利用政府管理部门的优势、落实相关政策等,解决他(她)们的困难,以达到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实现社区和谐发展、增强计划生育自觉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学会,湖南省人口计生委,湖南省人口学会,等.中国人口学会赴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人口流动”专题调查报告[EB/OL]. http:///rkxh/dybg/dybg-1.pdf,2006-5-12 12:10:58.

[2]盛茂林,何国华,陈耀之.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简明读本.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4:69-7.

推荐访问:流动人口 城郊 计划生育 现状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