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无声之声施于四海,为官者理应厚重名声。晚清名臣丁宝桢得知儿子丁体常在太原候补时已有较好官声,便勉励道:“由此声名,大非易易。我闻之喜极,胜于见尔之升督抚、大学士,获银之数十百万两也。”(解放军报《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缪称训》,有声之声,不过百里;
无声之声,施于四海。是故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蔽。
【释义】意思是,能够听得见的声音,传播不过百里地;
而没有响声的声音,可以传遍四海。所以,俸禄已远远超出他的贡献的人,就必定会受到伤害;
名过其实的人,也必定会受到蒙蔽。
【赏析】俗话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历史和实践证明,政声著者,其身必正;
若其身不正,则政声难佳。唐朝的华州剌史崔戎,为官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办了不少好事,人们铭记在心。他调任时,百姓依依不舍,蜂拥而至,中途阻拦,以至弄断了他的马蹬,脱去了他的靴子,坚决要挽留他。一些人还到负责调动他工作的朝廷专使面前哭诉,请求专使上奏皇帝,撤回调令。百姓的真情使专使很受感动,不得不答应帮忙。看到这种情况,崔戎责备百姓违抗朝廷命令。一位老者说:“挽留你,冒犯了皇帝,皇帝也不过杀我们几个带头闹事的无用老人,但你还能留在华州,我们即使被杀,也心甘情愿。”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在淮县担任县令多年,两袖清风,施政有方,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就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没有什么家当,辞官离任时仅用三头毛驴,一头自己当坐骑,一头驮着两大夹板书籍和一件乐器,一头则由引路的佣人骑着。离任时无数百姓绅士倾城相送,郑板桥感动得热泪盈眶,画竹题诗赠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山作渔竿。”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政绩。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www.bgzjy.cn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做出实效。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树立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一流业绩赢得群众信赖。
推荐访问:用典 之声 无声 【写材料用典】无声之声施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