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良资产清收专项行动
“三聚焦”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XX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坚持以找问题、抓整治、强作风、提质效为导向,聚焦组织领导、化险清收、协作配合,坚决打好专项整治工作“组合拳”,扎实有序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一、聚焦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统筹调度机制。围绕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委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百日攻坚”战,组织召开全市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推进会,建立市级统筹调度、县区一体推进、室组地协作联动工作机制。二是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坚持周调度、月总结,每周通报各县区纪委监委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情况,对清收进度缓慢、未按时完成阶段性清收任务的县区纪委监委在XX市党政履责督考一体化平台打分中直接扣分,并约谈排名靠后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三是落实包抓责任机制。组织市纪委监委第一至四监督检查室、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按照职责分工,对应包抓联系县区、市直及中央和省属驻张单位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
二、聚焦化险清收,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摸清清收底数。全面准确掌握市县区公职人员不良贷款人数和额度,分单位、分类别登记造册,做到任务清、底子明,并根据不同类型,细化清收措施,采取责任清收、集中清收、依法清收等方式,有针对性地
开展清收工作。二是明确清收任务。及时与省、市清收工作专班对接,明确年度清收任务,确定“百日攻坚”清收任务及阶段性清收计划,根据各县区纪委监委上年度协助清收完成情况,确定县区本年度协助清收任务数,逐级压实清收责任。三是开展清收攻坚。与农商银行、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单位密切协作配合,采取下发提醒交办单、约谈提醒、电话清收、上门催收、依法诉讼等方式,及时提醒督促公职人员自觉履行法定还款义务,确保全面完成“百日攻坚”清收任务。
三、聚焦协作配合,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专项行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对存量不良贷款进行分析研判,找准突破口和主攻点,制定清收方案,锁定攻坚目标,绘好清收路线图,凝聚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全力推动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专项行动有序开展。二是坚持精准执纪。立足纪检监察监督职责,紧紧围绕大额不良贷款等监督重点,紧盯不良贷款化解工作,通过积极开展监督检查、提醒约谈、下发督办函等方式,全力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三是坚持协同治理。认真落实《市纪检监察监督与金融监管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加强与市政府金融办和金融监管部门、地方金融机构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措施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防5项工作机制,防范和压降金融风险,审慎稳妥推进清收处置工作,主动对接涉及市县区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篇二:不良资产清收专项行动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目标
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高风险的工作,关系重大,经济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都直接受到影响。为了确保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以下是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目标的主要内容:
一、清收不良资产
清收不良资产是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核心任务,目标是通过清收措施、涉诉处置等方式,尽早回收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为进一步处置和利用不良资产奠定基础。
目标一:清收率提高
在实际清收工作中,清收率是衡量清收工作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此背景下,不良资产管理部门需要针对不同的不良资产,制定不同的清收方案和措施,提高清收率,争取回收更多的不良资产。
目标二:清收成本降低
清收成本是指在清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为了保证清收工作的经济性和效率性,不良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清收工作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清收效益。
目标三:清收周期缩短
在清收工作中,时间是关键因素。清收周期短,不仅能提高资产质量,促进资产流通,还能降低不良资产转贷风险。因此,不良资产管理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清收不良资产,缩短清收周期。
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是评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不良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和策略,提高处置效率,实现不良资产变现。
目标二:处置利润最大化
通过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最终目标是实现收益最大化。不良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处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深入调研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最大化处置利润。
目标三:处置风险控制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风险是难免的,因此,不良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时遏制风险,确保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优化不良资产管理
清收和处置是不良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但在不良资产管理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解决。为了实现不良资产管理的最终目标,需要优化不良资产管理模式。
不良资产管理关键在于提升不良资产质量,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改善资产经营状况,从根本上保证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的效力。
目标二:协作机制畅通
不良资产管理工作涉及多部门、多利益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协作机制,实现内部协调与外部协同。
目标三:监管有效性提高
为保障不良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实现监管有效性的提升,加强对不良资产管理的监管和引导,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不良资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目标的实现是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关键所在,需要不断努力,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实现不良资产的最大价值。
篇三:不良资产清收专项行动
不良清收专项活动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不良贷款也随之增加。不良贷款对银行的健康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有效清收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银行需要制定不良清收专项活动方案。
本文档旨在明确不良清收活动的目标、范围和步骤,为银行开展不良清收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活动目标
1.
2.
3.
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率;
降低不良贷款的损失率;
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
三、活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银行内部所有与清收不良贷款相关的业务部门和人员。
四、活动步骤
4.1梳理不良贷款情况
1.
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包括逾期天数、逾期金额、逾期原因等;
2.
详细记录每笔不良贷款的相关信息,包括借款人姓名、借款金额、担保方式等。
4.2制定清收计划
1.
2.
3.
根据不良贷款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清收策略;
制定清收目标和时间节点,确保清收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安排;
制定清收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目标。
4.3实施清收措施
1.
2.
3.
采取法律手段,包括起诉、强制执行等;
与借款人进行沟通,寻求合作清收的可能性;
聘请专业不良资产管理机构协助清收工作。
4.4监控和评估清收效果
1.
2.
建立清收效果评估系统,定期对不良清收活动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清收策略和措施。
五、活动保障
5.1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为参与不良清收活动的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2使用科技手段支持清收工作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清收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错误和延误。
5.3加强内部合作与沟通
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清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活动风险管理
6.1不良资产管理风险
在清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不良资产管理风险。银行应建立相应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不良资产的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
6.2法律风险
在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清收时,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银行应确保清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违法风险的发生。
七、活动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不良清收活动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清收策略和措施,提高清收效果和效率。
八、活动成果
通过实施不良清收专项活动,银行可以实现以下成果:
-提高不良贷款清收率;
-降低不良贷款损失率;-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
九、总结
不良清收专项活动方案是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重要工作指南。通过制定清晰的目标和策略,有效地推动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金融风险控制能力。银行应不断评估和调整不良清收活动,提高清收效果和效率,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不良资产清收专项行动 清收 不良资产 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