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对吗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摘要:本文试就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认识,及怎样理解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商榷。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借鉴外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原则。在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我国政体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保证。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以警戒。只有把这些重要思想贯穿政治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才能使我们在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斗争中具有主心骨,才能保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
(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经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时期以来,正是由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指导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才得以健康顺利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就是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就是要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是不是得到巩固和提高,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是不是得到保持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是在有序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不是在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是在不断发展。只有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了以上要求,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坚决排除错误的干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决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很关注,很“热心”,是希望我们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那一套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他们攻击我们“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原因就是我们搞的政治体制改革与他们希望我们搞的所谓“政治体制改革”根本不是一码事,他们的目的是要颠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对这一点,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决不能服用他们给我们开出的“政治毒药”,否则就会发生灾难性后果。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是这样设计的,也是这样实施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访美期间深刻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这是由政治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决定的。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而必须同这个总进程相协调、同步伐。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推进。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包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我国全面改革的主体。我们搞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进一步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是为了人民。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意愿,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清醒看到,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是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环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的部署,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总结和科学运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下功夫
(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三)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回顾改革开放34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同整个改革进程相协调,扎实的向前推进的。我们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在不断推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胜枚举。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邓小平选集》第一卷
[3]《中学政治参考》2011年第8期
作者简介:许璐楠,生于1975年12月,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商丘市第五中学。
篇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对吗
2023年形势与政策题目
1、新时代的中国,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
的位
置。
A、经济
B、教育
C、人民
D、生态
答案:
C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
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家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过去三四十年间,全世界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A、科技
B、贸易
C、军事
D、网络
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富强,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需要()的提升,有量无质的发展,必然是大而不强。
A、经济质量
B、文化水平
C、科技总量
D、国际影响力
答案:
A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高质量发展是以()为前提的发展。
A、安全
B、稳定
C、创新
D、法治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由于受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影响,很多国家出现资金抽逃。约有()个发展中国
家的货币对美元贬值。
A、60B、70C、80D、90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7、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
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经济强国
B、政治大国
C、现代化强国
D、文化强国
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8、战略性()具有先导性,是引领国家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A、新型工业
B、现代农业
C、现代服务业
D、新兴产业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9、10、党的()11、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严重依赖”亚洲主要经济体,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大幅减速”的同时,中国、()等亚洲经济体将占据全球经济增长的近
3/4。
A、印度
B、韩国
C、新加坡
D、泰国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13、()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必要前提。
A、改革
B、消费
C、贸易
D、投资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4、二十国集团(G20)约()成员国将物价上涨看作首要关切。
A、1/4B、1/3C、1/2D、1/6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5、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做大“蛋糕”是推进共同富
裕的前提,()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
A、人民当家做主
B、分配公正
C、协调发展
D、平均分配
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A、17、2021年,在疫情强烈冲击下,全球公共债务增长至接近GDP的()。
A、10%B、50%
C、100%D、200%答案:
C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8、()是经济发展之本和财富增长之源,也是社会稳定之基。
A、经济增速
B、物价
C、就业
D、国际分工
答案:
C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9、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A、超越了世界
B、改变了世界
C、改造了世界
D、造福了世界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是引领发展的22、根据
IMF估计,2022年全球全年平均通胀率为8.8%,较2021年上涨()个百分点。
A、4.1B、4.2C、4.3D、4.4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3、()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开始呈现动力不足的迹象。
A、201B、2020C、2021D、2022答案: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4、越开放越自信、越自信越开放的中国,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以()推动人类
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了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A、中国式现代化
B、人类文明新形态
C、国防现代化
D、25、国际劳工组织2022年8月预计,2022年全球青年(15-24岁)失业率为()%。
A、14.6B、14.C、14.8D、14.9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6、()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物质的巨大丰富
B、人的全面发展
C、高质量发展
D、27、我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亿,劳动力超过9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障。
A、经济资源
B、生产资源
C、人力资源
D、文化资源
答案:
C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8、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
A、民族特色
B、中国特色
C、政治特色
D、人民特色
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9、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全面建设()的首要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A、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
B、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C、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
D、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0、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规律的必然要求。
A、市场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发展
D、生态发展
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1、我国仍处在成长上升期,发展的()依然强劲,时与势始终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一边。
A、内在需求
B、内生动力
C、外在需求
D、外部动力
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2、中国式现代化是()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A、人与生态
B、人与自然
C、人与环境
D、人与世界
答案: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3、中国始终实行(),也没有大水漫灌超常规增加流动性,在价格稳定、社会稳定的前提下
实现了经济增长。
A、常规利率
B、量化宽松
C、控制货币信贷
D、稳定金融政策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4、现代化()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A、工业
B、农业
C、服务业
D、产业
答案:
D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5、现代化的本质是()的现代化。
A、人
B、物
C、精神
D、文化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6、到2040年,()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彼此融合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A、美国
B、英国
C、欧盟
D、中国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7、发展是党()的38、党的()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集中概括和深刻诠释。
A、二十大报告
B、十九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七大报告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39、新时代的中国,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发展战略。
A、科技驱动
B、文化驱动
C、创新驱动
D、体制驱动
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0、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提升到()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
由11.4%上升到18%以上。
A、120B、118C、115D、114.9答案:
D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1、()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A、创新
B、协调
C、开放
D、42、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调查统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
A、80%
B、85%
C、90%
D、95%答案:
C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10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多亿元,综合国
力显著增强。
A、50B、60C、70D、80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4、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不到()亿人。
A、8B、9C、10D、11答案:
C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至5100多万户,接近()企业数量之和。
A、日本和韩国
B、日本和欧盟
C、日本和美国
D、美国和欧盟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6、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的价值理念,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民。
A、人民至上
B、生命之上
C、健康之上
D、财产之上
答案:
A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7、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的发展来解决。
A、高速度
B、高水平
C、高效率
D、高质量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8、完整勾画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的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是在党
的()提出的。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九大
D、二十大
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49、2022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这是在多重压力下取得的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
中位居前列,来之不易。
A、1.5%
B、2.0%C、2.5%D、3.0%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0、2015年至2021年,()对世界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率增幅高达81%,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中国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52、截至2022年9月,我国与()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
作文件。
A、145B、14C、14D、155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A、新时代
B、新阶段
C、新时期
D、新节点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4、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
A、实体经济
B、虚拟经济
C、国民经济
D、集体经济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5、为抑制通胀而进行加息会迅速提升各国政府()成本,从而进一步挫伤经济复苏动力。
A、融资
B、集资
C、借贷
D、租赁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6、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A、1/3B、1/4C、1/2D、2/3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7、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
A、外部条件
B、基本条件
C、重要基础
D、内在要求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
A、国企
B、民企
C、城市
D、农村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59、物质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A、精神富有
B、文化富有
C、财力富足
D、资产富足
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0、截至2022年6月,在全球()个国家中,严重缺乏粮食保障的人口增加到3.45亿人。
A、80B、81C、82D、83答案: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1、本轮全球通胀的成因可追溯至()年国际金融危机。
A、200B、2009C、2018D、1997答案:
A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2、最早提出“绿色
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指出,“()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3、全球最大公关咨询公司爱得曼的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蝉
联全球64、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是我国()的重要载体。
A、对外联络
B、对外开放
C、对内搞活
D、对内发展
答案:
B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确立和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66、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贡献了中国智慧。
A、世界方案
B、应对之策
C、中国方案
D、治理之策
答案:
C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
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美丽中国建设。、A、物质文明
B、生态文明
C、政治文明
D、精神文明
答案:
B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68、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69、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
是生存问题。
A、文化创新
B、装备创新
C、技术创新
D、科技创新
答案:
D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70、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全球食品价格每上涨1%,就将有近()万人陷入每天生活费不到1.9美元的“极端贫困”中。
A、100B、1200C、1500D、1600答案:
A
解析:参见《时事报告大学生版》第92页
篇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对吗
历史表明,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改革发展成就,才能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今,改革已经到达一个阶段,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我们要持续发力,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走出更灿烂的明天。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融会贯通,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认真落实上级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狠抓问题导向,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新时期,我们要永远保持不忘初心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正确解读、引导改革政策,从人民根本利益着手,激起改革活力的一池春水,确保改革落到实处,让全面改革真正深化人心,造
推荐访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对吗 深化改革 正确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