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第1篇一、填一填1.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再加上24等于()。2.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再加上61等于()。3、在计算(44+12)×5时,应该先算()法,后算()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必备7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1篇
一、填一填
1.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 ),再加上24等于( )。
2.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 ),再加上61等于( )。
3、在计算(44+12)×5时,应该先算( )法,后算( )法。
4、在计算15÷(77-72)时,应该先算( )法,后算( )法。
5、如果把算式72×5+4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成 ( )。
6、如果把算式35÷5+2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法,那么算式应改成 ( )。
7、(215-80)÷3可以读作( ),计算结果是( )。
8、9×(2+7)可以读作( ),计算结果是( )。
9、30与24的和是( ),再除以9,商是( )。
10、4×8=32 ,32-16=16,合并成一个算式是( )
11、7-2=5,45÷5=9,合并成一个算式( )
二、当好小判官,对的画“√”,错的画“×”
1、(26-19)×8先算减法,后算乘法 ( )
2、16-7×2和(16-7)×2计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 )
3、90+6×4读作“90加上6乘4的积,和是多少?” ( )
4、18-12÷2和(18-12)×2计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 )
5、100与72的差除以4是多少?列式是100-72÷4。
( )
6、8×(2+7)可以读作:8乘2与7。
( )
7、3+4=7,42÷7=6,合并成一个算式是42÷(3+4) ( )
三、在○ 里填上 “<”、“>”或“=”。
(1)18+21÷7○20 (2)(50+31)÷9○9 (3)(21-6)÷3○5 (4)6×4+18○53
(5)42÷(82-76)○6 (6) 4×6+32○55 (7) 12- 3×3○4 (8)68+4×3○80
(9)90÷6÷3 ○ 90÷(6÷3) (10)80÷4×2 ○ 80÷(4×2) (11)60-40÷5 ○ (60-40)÷5
四、我是森林小卫士。(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5-6×2 (2)(66-24)÷6 (3)12÷2×3 (4)32+8÷8
=9×2 =66-4 =12÷6 =40÷8
=18 =62 =2 =5
五、我会脱式计算,不信你瞧!
(1)73-(31+18) (2)72÷(54-45) (3)50÷10+8 (4)80-40×2 (5)179×0
(6)45×(20-12) (7)165-( 42 + 58 ) (8)73+12÷6 (9)0÷0 (10)54-54÷6
六、解决问题我能行。
1、面包5元,冰激凌24元,牛奶2元,爆米花8元,
(1)淘气拿了40元,买了一个冰激凌,剩下的钱可以买几盒牛奶
(2)笑笑买了1个冰激凌和4盒牛奶,共用去了多少元?
(3)在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4)24-5×2怎么解释?
2、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篮球和足球共有多少个?
3、商店有黄气球15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5、在30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6、8与15的差除56,商是多少?
七、能力创新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5枝,小红买了4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9元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2篇
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
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一、直接写出得数。
12+45= 63-28= 15+40= 28+41=
800+500= 90-36= 52-19= 500+700=
6000-4000= 1500-800=
二、填一填。
1、4个百和8个十合起来是(),25个十是()。
2、果园里有梨树262棵,桃树304棵,梨树和桃树一共大约()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少()棵。
3、三年级有男生280人,女生300人,三年级一共有学生()人。
4、妈妈缴电费用去52元,缴水费用去86元,缴水费比缴电费多用去()元。
5、光明水果店上星期卖出420千克西瓜,这个星期卖出370千克西瓜,这两个星期一共卖出()千克西瓜。
三、连一连。
430+400 910-680
520-290 270+560
300+290 970-150
1000-180 390+200
四、在○里填上“>”“<”或“=”。
450+530○980 250-150○200
380+280○720 530―210○290
1000-600○300 620+270○670+220
五、列竖式计算。
250-120= 540+180=
640-250= 630+250=
720-170= 420+370=
930-550= 420+380=
六、解决问题。
1、一副羽毛球拍30元,爸爸买了两副羽毛球拍,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星期天,小亮和爸爸、妈妈去商店。爸爸买了一套西装花了590元,妈妈买了一件连衣裙花了280元,小亮买了一个书包花了50元。
(1)爸爸的西装比妈妈的连衣裙贵多少钱?
(2)妈妈的连衣裙和小亮的书包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3篇
一、你知道吗?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太阳早晨从()面升起,傍晚从()面落下。燕子每年秋天都从()方飞往()方过冬。
3、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它们分别是中岳(),东岳(),北岳(),南岳(),西岳(),请在下面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山▲
()山▲嵩山▲()山▲
()山▲
4、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 )、( )、( )、( )、( )、( )、( )、( )。
二、认一认,填一填。(每空1分,共10分)
三、认一认,说一说。(每题4分,共20分)
5、小林到图书馆,可以怎样走?
四、走一走,填一填。(每题5分,共20分
五、森林动物运动会。(共25分)
2、谁家离森林运动场最近?谁家最远、远多少米?
3、小兔从森林运动场向北走30米,再向东走30米到家,它家在森林运动场的什么方向?你能标出小兔家的位置吗?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4篇
一、口算
203+400=
780-80=
250+300=
468+32=
23+77=
78-19=
735-35=
423+0=
45+155=
0+618=
319-0=
400-153=
二、填空:(18分)
1.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
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2.40厘米=()分米7米=()厘米
1500米+500米=()千米1吨-400千克=()千克
3.()+63=245362-()=54
4.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和
5.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厘米。
6.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多55千克,小老虎体重
7.在括号里填上“〉”“<”或”=”。
56+35()768003()800+3285+5()305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2.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3.最大的四位数加1得最大的五位数。()
4.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5.和是100的两个数一定是70和30。()
四、列竖式计算。
793-486249+318605-378=
验算:
600-395588+468804-276=
272-157=806-318=396+454=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5篇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10()高8()重5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千克60毫米=()厘米400厘米=()米4000米=()千米5000千克=()吨7分米=()厘米
3、在○填上“>”、“<”或“=”。
5厘米
2千克
50毫米
8厘米980克700毫米
1分米15千米7米4吨
1500米40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0千克。()袋这样的大米重是1吨。
二、判定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①毫米②厘米③分米】
2、一枝钢笔长大约14()。【①分米②厘米③毫米】
3、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①文具盒②电视机③数学书】
4、自行车每分钟行300()。【①分米②米③千米】
5、4千克()4千米。【①>②=③不能比较】
6、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①90千米②、90米③、90分米】
7、一课桌高约()。【①70毫米②70厘米③70分米】
8、一个西瓜重5()。【①克②千克③吨】
9、水杯的高约1()。【①毫米②厘米③分米】
10、走1千米大约需要()。【①50秒②12分③1时】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6篇
知识点: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
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
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
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
人一定要喝水……
②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
花可能是香的;
明天可能有风;
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
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空中不可能盖楼房;
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练*题:
一、口算(18分)
52+48=() 1000-700=() 45-45=()
35+17=() 240+30=() 412+369=()
900-200=() 42÷7=() 990-90=()
170-20=() 5×5=() 880+20=()
56÷8=() 63+37=() 30÷6=()
20÷4=() 90+70=() 7×2=()
3×8=() 910-600=() 630+300=()
7×6=() 120-80=() 650-400=()
630-20=() 28÷7=() 16÷8=()
290+90=() 4×9=() 40÷5=()
307+622=() 8×8=() 3×9=()
440-40=() 360-300=() 4×7=()
81÷9=() 300+400=() 900-800=()
10×7=() 70+40=() 450+30=()
54÷6=() 800-200=() 120+800=()
740-200=() 72÷9=() 800-200=()
480-400=() 63-23=() 720+80=()
560-50=() 63÷9=() 810-100=()
130+245=() 7×7=() 620-80=()
815+194=() 910+210=() 460+540=()
二、想一想,在一定发生的事后面画“√”,可能发生的事后面画“△”,一定不能发生的事后面画“×”。(12分)
(1)太阳从东边升起。()
(2)今天下雨,明天出太阳。()
(3)在装满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它是红色的。()
(4)书放在文具盒的东面,那么文具盒在书的西面。()
(5)地球绕着月球转。()
(6)抛一元硬币,正面向上。()
三、选一选(15分)
1、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4个白球和5个黄球,任意从盒子中取出一个,()的可能性较大。
A、白球 B、蓝球 C、黄球
2、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白棋子。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3、从8个红色的的玻璃球和2个*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找到()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A、红色 B、蓝色 C*
4、从1个蓝色的玻璃球和10个白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玻璃球可能性更小一些。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5、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是蓝色的。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
四、算一算竖式计算(20分)
【第1-4小题各3分,第5、6小题各4分。】
(1)674-253
(2)302×8
(3)2600×4
(4)907—790
(5)746+219
(6)200-183
验算:
验算:
五、应用题(23分)
1、一共有57棵树苗,每行种8棵。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5分)
2、一共17人,如果每组3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4分)
3、小明去旅游,这次旅游买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钱?(5分)
4、每台机器重900千克,一辆载重量4吨的大客车要运这些机器,一次最多能放几台?(5分)
5、图书馆原来有科技书674本,现有多少本?(4分)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题 第7篇
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吨
1000克=1千克 练*题:
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3、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也就是()时。
4、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40()。
(2)爸爸每天工作8()。
(3)李静跑50米的成绩是13()。
(4)做一次深呼吸要4()。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二、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6分=600秒()
2、分针走一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4、小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用了20分钟。()
5、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三、单位换算。
1时=()分5分=()秒
4时=()分3分=()秒
20分+50分=()分
24秒+48秒=()秒
1时-40分=()分
四、在○里填上“>”“<”或“=”。
6分○60秒
160分○3时
4分○200秒
3时○300分
250分○5时
60秒○60分
10分○600秒
120分○2时
五、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11:45,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3、一根长24米的木棒,每4米锯一段,锯一次用4分钟。锯完这根木棒用多长时间?
推荐访问:练习题 上册 单元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习题必备7篇 三年级上册三单元数学练习题(必备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