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2024年)

时间:2024-03-29 12:18: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2023年)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国际社会的进步及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一头连接“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认可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为**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严峻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的“和平之路”

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财富与繁荣的奇迹,也见证了烽烟和杀戮的无情。如何分享财富,平衡利益,实现合作共赢、和平共处,这是古老的丝绸之路试炼今人智慧的历史之问。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部分国家内部冲突愈演愈烈,国际局势动荡复杂。“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建设一条“和平之路”,夯实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基础。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其核心内容为“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建设和平之路是对丝绸之路千年兴衰历程的总结。历史经验证明,丝绸之路的兴替与沿线各国政治局势稳定与否息息相关。沿线各国政通人和,彼此和睦相处,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文化的交融和社会的进步。反之,沿线国家发生****或陷入战争,就会影响整条丝路的通畅。面对世界错综复杂的安全形势和日益增多的安全威胁,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一带一路”搭建了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促进和平、推动互利合作,成为各参与国的共同理念与共同责任。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一带一路”是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一带一路”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还要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建设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就是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共同办好经贸、产业合作园区。“一带一路”建设抓住发展新机遇,培育新动能、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和成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始终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目前,“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本架构已经搭建完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系列品牌项目落地生根,形成了良好的声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一带一路”建设本着“平等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动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和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是相互包容的“开放之路”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模式的新拓展和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外联动提供了中国方案,是落实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先手棋,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境界。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带一路”建设始终坚持鲜明的开放导向,坚决反对保护主义,主张各国不断扩大开放、增进互信、互利共赢,推动各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截至2023年1月,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截至目前,中国已和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及1项优惠贸易安排,涵盖我国35%的货物贸易额、三分之一的服务贸易和80%左右的双向投资,已建及在建的自贸区大部分处于“一带一路”沿线。2023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功启航,成为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从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了中国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战略支撑,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区域影响力与国际形象。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一带一路”是发展驱动的“创新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同和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不是对西方工业化、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向创新要动力,力图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将科技与各国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世界提供创新性治理方案,走出一条发展驱动的创新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并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打造发展驱动的创新之路就是要打造创新共同体,共建联合科研平台和技术转移平台,实现各国联动发展,共同应对挑战,共享科技进步成果。

建设发展驱动的创新之路,要推动科技创新在沿线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组,加强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沿线各国科技创新比较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助力沿线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建设发展驱动的创新之路,要加强全球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数字鸿沟,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源自中国对全球科技发展态势的认识,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未来,倡导各国抓住数字经济机遇,加强各国在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形成联通陆海空网四大基础设施空间的宏大格局。建设发展驱动的创新之路,还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一带一路”是互鉴互信的“文明之路”

古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各大文明的交汇之路,文明交流互鉴是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昭示人类,暴力与对抗并不能消弭文明分歧,共识的达成必须通过平等对话。为了推动各文明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提出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文明间的深度交流搭建了平台,走出一条互鉴互信的“文明之路”。

打造互鉴互信的“文明之路”是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和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存超越文明隔阂、冲突和优越,推动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淀人文基础。文明交流互鉴不会自动实现,“一带一路”搭建了文明间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智库、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打造以改善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为宗旨的“健康丝绸之路”,从传染病防控、卫生援助,到人才培养、中医药推广,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不断深化卫生交流合作,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人文领域的深度交流,促文明互鉴,致合异之美,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了民意基础,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了文明力量。

2023年秋,*****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空间,也为世界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中江国际集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实践,我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要坚定不移坚守“一带一路”坐标方位。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始终登高望远、把准航向,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进行区域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刻领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丰富内涵,切实增强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从古今传承的历史精神中汲取智慧结晶,从内外开放的空间布局上拓宽渠道,从海陆统筹的资源整合中提高效益,从东西互济的维度上打开局面,从虚实结合的特点特质中找准举措,更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稳步高质量发展。

要坚定不移克服“一带一路”阻力障碍。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复苏乏力,极易引发局部冲突;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势头明显上升,外部风险、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复杂。海外投资运营企业压力骤增。******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类障碍,力争高质高效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要坚定不移拓展“一带一路”路径空间。******指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大家共同协商、共同设计、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打造的是全面的深度融合、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我们将充分考虑实际资源资金承受能力,考虑安全保障风险防控,做跟上变化、适应变化、引导变化的“引领者”。

对焦历史航标,我们要认真思虑“勇担当”。丝绸之路是友谊与财富之路、交流与共荣之路,其精神内涵、价值内核延续至今。如今,“一带一路”被赋予新的内涵,呈现全新的愿景。与先人前辈的精神气质相比,我们在任劳任怨苦干、意志坚韧不拔、使命责任担当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在继承弘扬丝路精神基础上,秉持守正创新、苦干实干、向上向前、坚定坚韧的新时代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对焦评价指标,我们要客观清醒“知不足”。******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考核评价,改进提高工作质效,明晰大方向、校准新坐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奋勇争先。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始终熠熠生辉。2023年,******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历史记忆,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十年来,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来越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越来越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取得的重要经验与启示,对于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能否探索一条超越西方狭隘的经济全球化之路,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走到了关键当口。是坚持合作与融合,还是走向分裂与对抗?是携手维护和平稳定,还是滑向‘新冷战’的深渊?是在开放包容中走向繁荣,还是在霸道霸凌中陷入萧条?是在交流与互鉴中增进互信,还是让傲慢与偏见蒙蔽良知?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正在并将继续回答这些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

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群众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家园的憧憬和期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激励更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并从并肩前行国家的发展中获取前进力量。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种子正成长为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各国开创出一条通往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推动搭建互联互通的有效平台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共同努力探索联通和交融的历史。在共建国家的共同推动下,经过十年努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搭建互联互通的有效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世界银行有研究报告指出,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

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一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拔地而起,中国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对外援助的项目覆盖所有共建国。

2023年至2023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中国与共建国携手建设了一大批陆海空互联互通重大项目,打通了一些国家长久以来困扰经济发展的堵点,为各国加强互联互通、构建高效畅通的全球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一大批绿色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能源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效。

促进文明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

******指出:“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建“一带一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体现了各方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产生了共振式巨大能量。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在漫长的历史中,与相关国家共同书写了丝路画卷,符合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有利于各国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同增长与共同繁荣。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有助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既有利于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又能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到我国来参加现代化建设。在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完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既能使我国产业“走出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多边贸易体制有待加强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沿边开放步伐,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伴随多层次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采购贸易、口岸贸易和跨境电商等迅速发展,进而推动通道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了共建国家、地区和人民,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大部分成员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加深了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在相互开放中,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投资机制,持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释放经贸合作红利,推动了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共建“一带一路”为这些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新契机。随着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共建国家之间的共享、流动和重新组合,各国可以利用各自比较优势,着眼于科技研究与运用、高技术产品研发与转化,不断以创新驱动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愿景到行动,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我国在2023年、2023年召开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领导人、企业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2023年10月将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
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
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不管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尽管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但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十年扬帆再起航。共建“一带一路”给全世界筑就了一条通向合作共赢、全球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总结经验、擘画蓝图,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绘就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

10年,3600多个日夜,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一颗梦想的种子,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树。最新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充分印证,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开拓了各国共创光明美好未来的机遇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2023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翻开白皮书,一系列数据和重大项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的缩影: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
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项目,为世界各国繁荣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

这是一条在互利共赢中共谋发展的机遇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共建“一带一路”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

中马、中印尼“两国双园”及中白工业园、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中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10年来,中国企业与共建国家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的海外产业园超过70个;
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蛋糕”越做越大。

这是一条在开放合作中共创未来的机遇之路。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致力于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创未来提供了实现路径,打开了机遇之窗。

有关统计显示,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达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使各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感言:“各国应当抓住‘一带一路’合作带来的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将携手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

今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以绵绵之功结出累累硕果,造福各国、惠及世界。

今年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评估年。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的背景下,约九成可持续发展目标“脱轨”,近1/3目标停滞甚至倒退,发展中国家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困难重重。在这一亟须提振全球发展信心的关键时刻,即将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期待。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议程深度融合。共建“一带一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体现了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10年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近20个联合国机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强劲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在理念、举措、目标等方面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据世界银行估算,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并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有关机构负责人高度称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可持续发展目标本质相同,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加速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各国团结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一最大公约数,迄今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有力促进各国互联互通和联动融合发展。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一个个“国家地标”“合作丰碑”拔地而起,健康、绿色、数字、创新丝绸之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走深走实,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持续深化……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局面,不断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指明完善全球治理方向。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各国都在思考未来的道路。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多国领导人呼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以更加深入、务实、高效、普惠的合作,为各国发展提供新机遇,为全球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国际社会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新希望。以此为契机,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进一步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让任何人掉队”的目标。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2023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这样宣示。

2023年秋,*****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掀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新的一页。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辟发展新空间,搭建发展新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筑就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唱响“最美和声”

9月,杭州西湖国宾馆,*****会见东帝汶总理夏纳纳。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尽快签署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深化高质量和互利共赢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相互尊重,充分沟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充分体现出“大家商量着办”的理念。

共建“一带一路”不搞强买强卖,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设价值观门槛,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追寻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增强合作意识,在沟通对话中探讨合作方案,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各方商量着办,让“一带一路”成为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

前不久正式启用的雅万高铁,就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和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494亿美元。

“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只有深度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加强政策沟通,通过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形成“最美和声”。

在区域和多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有效对接,支持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发展事业。在双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菲律宾“多建好建”规划、越南“两廊一圈”、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战略实现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

阿联酋趋势研究与咨询中心高级研究员娜吉莱·扎鲁尼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致力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的对接,阿中合作在各自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人文交流等领域已然成为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的典范,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国懂得包容和协商之道,这有助于在经济发展项目等方面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巴基斯坦南方科学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伊斯兰堡大学副教授阿卜杜勒·萨塔尔·阿巴西说。

汇聚发展合力

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港口一派繁忙景象:在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多艘集装箱船停靠岸边,高耸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忙碌作业;
在汉班托塔港,滚装业务蓬勃发展,汽车专用堆场上停满进口车辆。

“共建‘一带一路’给斯里兰卡航运业带来了繁荣。”回顾这些年来亲眼见证这两个中斯合营项目成功建设和运营的经历,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行政人力资源部高级总经理吉万·普雷马萨拉十分感慨。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发展繁荣。汲取历史智慧,照亮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发展失衡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以往鉴来找到的当今时代破题之钥。

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在委内瑞拉国际问题专家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施泰因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和平共处、平等对话的原则,立足于各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强调各方取长补短,目的是使各方共同受益。

世界银行负责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业务的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克瓦表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边合作形式。“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改善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性来深化经济一体化,不仅是跨境的,而且是跨大陆的。”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多边合作,在全球各地均结出丰硕果实。展望未来十年,越来越多中亚地区的年轻人希望参与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为实现本地区的现代化和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享美好未来

跨越国与国的距离,“澜沧号”动车组在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崇山峻岭中疾速穿行。

中老铁路作为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自2023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已深深融入老挝的经济社会生活:货运发送量快速增长,发送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
无论是当地旅客,还是外国游客,很多人都把乘坐体验“澜沧号”列为必选项目之一。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表示,得益于中老铁路,老挝旅游业复苏较快,货物运输更为顺畅,这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共建“一带一路”蕴含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兼济天下”情怀,努力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参与共建的各方。

中国支持建设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项目,显著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
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为跨境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物流通道作用,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有力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一带一路”:“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人们团结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自由贸易能够让大家受益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倡议。”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在推动人类进步和全球发展问题上,中国与各国坚定站在一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技术和资金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丝路迢迢,通达八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期待继续与各国同行,做大做好共同发展的蛋糕,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谱写更多合作共赢的动人故事。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很多国家已从中受益,沿线各国人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构思和一份可供借鉴的方案。

我与中国的故事可追溯到60多年前。1957年,我的父亲弗朗切斯科·拉瓦尼诺因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与意大利著名导演里扎尼在中国拍摄了纪录片《长城》。父亲回国后,对我讲述的见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解这个当时外界感到神秘的国度。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有幸被选为意大利政府公派的意大利语教师,赴上海外国语学院(现名“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任教。之后,我一直从事和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相关的工作。2009年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后,我担任了意方院长。

每年我都会到访中国。过去40多年,我目睹了“中国速度”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更让我痴迷。这当中,敦煌与我有着不解之缘。1973年未到中国之前,敦煌文化和壁画就是我毕业论文研究的主题。作为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城市,敦煌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文献的宝库。至今,我们仍然能在敦煌感受到昔日古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辉煌和文化交流的繁荣。

欧亚自古在文化、语言、思想和文明上都有着紧密的情感联系。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意大利就通过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与中国及亚欧各国有了贸易往来。在这条通道上,意大利是地中海的交通枢纽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合作优势。

意中经贸合作伴随着丝路驼铃和海上千帆一路走来,日益坚实。如今,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国之一。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意大利看到倡议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中国企业和技术,同时帮助意大利企业打开中国市场。两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伙伴关系,让彼此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毋庸置疑,“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勇敢而充满前瞻性的合作倡议。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很多国家已从中受益,沿线各国人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构思和一份可供借鉴的方案。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文化研究者。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机会。欧亚大陆的智慧和文明通过古丝绸之路实现了交流互鉴。今天,从“一带一路”建设中,我看到这条国际大通道给文化繁荣带来新的活力和机会。

意大利和中国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国交往岁月绵长。今天,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本部,加上下设的4个孔子课堂和12个汉语教学点,共有3305名学生。在米兰,一共有6所大学设立汉语课程,米兰所在的伦巴第大区共有43所学校把汉语列入必修课程。越来越多的意大利民众对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充满兴趣,开始学习汉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学习和工作。“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两国提供了新的沟通方式和合作平台。

自2023年开始,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每年都会举行“一带一路”合作研讨会。未来,我们会借助这条黄金通道继续致力于意中两国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寻求对话创新交流模式。“一带一路”建设给意中两国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东西方文化上的交流和民心上的沟通,也必将给“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更强的生命力。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都承担着推动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责任。中国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并且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惠及其他国家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驼铃悠悠传千古,“一带一路”续新篇。由*****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包容互鉴的东方智慧,见证了知行合一的中国担当。这一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惠及全球,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为铸就人类和平与发展美好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公共产品,成为世界各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业。

正如*****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论坛,110个国家的官员、学者、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各界人士及来自61个国际组织的89名负责人和代表,累计1200多人齐聚北京,共襄盛举。无论是对接各国发展战略,还是提出中长期合作举措,构建更加紧密务实的伙伴关系网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契合各国实现共同繁荣的关切,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以“中国方案”推动经济全球化新征程。

“一带一路”尤如一把“总钥匙”,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也能够开启亚洲经济的腾飞,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乱象纷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曾经风光无限的经济全球化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些西方国家固步自封于旧的国际关系理念,大炒经济民族主义、政治孤立主义的冷饭。处于“大变革、大分化、大调整”的国际格局,迫切需要新思维、新方案、新动力,对全球治理理念模式调整更新,引领世界经济重新走上兴盛繁荣之路。“一带一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各国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成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一带一路”尤如谋划“架桥梁”,为沿线各国联动发展注入磅礴正能量,彰显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恢宏的思想力与强大的行动力。三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近40个国家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国际产能合作也拓展到近30个国家,结成了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满活力的“朋友圈”。2023年11月17日,“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今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欧洲“容克投资计划”、越南“两廊一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先后落地,共商共建共享的伟大实践焕发出璀璨光芒。

“一带一路”尤如春天“百花园”,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古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欧洲文明交相辉映,为“和而不同”做出生动诠释。作为古代中国对外交通史上的重要文化符号,丝绸之路既是历史经验的结晶,又是人们想象未来的起点。“一带一路”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正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传承古丝绸之路所创造的文明交流、交往的精髓要义,所延伸之处也正是人文交流聚集的活跃之地,为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贡献出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尤如一条“快车道”,心手相牵让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一带一路”建设引领的新一轮全球化,着力于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自觉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合奏出时代的最美交响乐。正如*****在各国代表聚集的达沃斯论坛上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富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一带一路”尤如开放的“朋友圈”,推动相关国家在发展的旗帜下聚合起来,以新兴力量的姿态走向世界前台,引领全球治理新变革方向。倡议提出伊始,中国就对“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持开放态度。“一带一路”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用“丝路精神”推动世界聚焦发展大主题,用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办法解决层出不穷的国际矛盾。既让欠发达国家看到了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的新希望,也让遭遇发展困境的发达国家捕捉到了深化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契机。*****2023年10月在伦敦金融城中英工商峰会上强调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伴随着的时代最美和声,“一带一路”在全球瞩目下加油启航,必将在改写世界经济版图、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巩固世界和平发展中助推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这是中国的机会,更是全世界的机遇。

推荐访问:观后感 心得体会 纪录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共建 一带一路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