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最美家庭事迹材料(5篇)

时间:2022-10-28 10: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最美家庭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最美家庭事迹材料(5篇)

 关于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 5 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1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岗经济合作社张泽云、吴发芳家庭,虽 然普通,但堪称最美家庭。这是一个拥有着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 夫妻俩、两位老婆婆,一个女儿。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 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 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数十年来,夫妻俩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 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女儿懂事好学, 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婚 后几十年来,夫妻俩在生产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支 持,共同孝敬老人,照顾女儿;如今,夫妻俩都六十多岁了,不 但要照顾年近九十的婆婆,还把一百多岁娘家老妈妈接到自家照 顾。端饭递水,洗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无微不至。每 当看到两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夫妻俩如同吃了蜜糖一 样的甜。每逢农忙时,挖地种菜,为花椒修枝剪叶、施肥浇水, 夫妻俩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除了回家照顾老人,一忙就 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他们倍 感欣慰。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夫妻俩付出什么都在所不 惜,心甘情愿。

  说起女儿张利,是吴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骄傲。女儿从小就非 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 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忙。吴安芳经常说:“自己再 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子们有出息,自己就心满意足了”。虽 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在这对农村夫妇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 愿望,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了供孩子读书, 夫妻倆一门心思扎进庄稼地,为的就是庄稼收成能好点,多赚点 儿钱,供孩子们读书。同时夫妻俩也很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 育,他们以身作则,孝敬老人,邻里和睦,为的就是给孩子做好 榜样,使她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他们心中,孩子才是他 们的希望,自己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有出息,他们这心 里才踏实,日子才更有盼头儿。女儿也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下茁 壮成长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女儿张利几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现留学美国。虽然 女儿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她总是常打电话回来关心两位 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 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看到孩子如此孝顺,夫妻俩心 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 题,吴安芳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 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他们任劳任怨、勤俭持家、 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 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 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 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 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张泽云总 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 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所以夫妻俩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 他们的努力也让他们收获了幸福和温暖。夫妻俩用孝心,爱心、 真心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 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

 王美丽,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 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 而是来自王美丽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 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 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美丽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 文明小区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 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

  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他们一家,温馨和睦、其乐融融。

 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传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 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倡导终生学*的理念,活到老 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娱 乐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乐趣、 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的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 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 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

 使小区老年朋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谈天说 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学*需求, 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 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 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 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 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 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 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 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 生活的理念以宣传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

  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知识方面, 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 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该从娃娃抓起等。并 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件及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 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传版面。

 并不定期刊登宣传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 79 岁王阿姨和她 81 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传版面 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 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传版面都凝聚 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常常可以看到 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美的科普 宣传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 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知识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 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传版面,共有 167 块;十年 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 化”象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可 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情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 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美丽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 天,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3

 伍小斌,男,现年 41 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四川 川东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川东片区)邻水收费站站长。

 伍小斌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四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 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 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 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 川东片区公司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普遍称赞。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伍小斌是一名有着 17 年党员的老党员,多年来,伍小斌同 志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不计得失,带领收 费站基层员工一心从公司利益出发,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意。

 __年 3 月,伍小斌同志支持公司改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 为第一位竞聘上岗的收费站站长,虽然经过了几届领导班子,但 他从来没有因为换领导而耽误工作、推卸责任,反而把收费管理 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带领收费站员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开 展工作,以收好费,服好务为追求目标,以服务广大司乘为宗旨。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越来越大,保证车辆快速通 过收费站就成为收费站最迫切的一项工作,特别是节假日,加班

  加点现场保畅服务已经成为收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伍小斌作 为收费站负责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加班加点 不计报酬也无怨言。他坚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则,正人先正己,做 事先做人。在他的带动下,收费站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收费站受到上级部门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 和奖励。其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党员”、“优秀党务工作 者”、“先进个人”,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本色,领 导和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伍共”。

 关爱家人家庭和睦

 伍小斌做为基层管理者,事情多,任务重,家庭管理的重担 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邓秀清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 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平时两口子生活上相互 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 进步。他们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 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

 “学会理解和包容,要懂得感恩,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人 都不容易。”这是妻子邓秀清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在他们结婚的 十七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

 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为儿媳的邓秀清同 志,能够用她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儿子健

  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 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伍小斌的母亲不到 50 岁就失去了丈夫,一直没有再婚,独 自一人将四个孩子拉址大,直至成家,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她以自己的善良和执着撑起了这个家,不但得到亲朋好友及社会 的认可,也赢得了晚辈们的尊敬和孝心。

 妻子邓秀清是在农村长大的,中专毕业参加工作 10 年后, 遇单位集体改制,员工全体下岗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她没有气馁, 以自己的能力去追寻自己的梦,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环境下, 她与丈夫一起借款圆了自己的房子梦,现在已还清借款。

 因丈夫工作忙,妻子在家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她在家做饭 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孩子回家后马上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 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全家 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她带着一颗善解人意 的心,以她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安排 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七年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 宽容善良之心,维护和建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做为媳妇、 妻子、母亲的邓秀清同志,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以她那直爽 的性格和爱家的责任心,尊老爱幼,真诚相待,维护着家庭的幸 福美满。

 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邓秀清同志在家庭中,是孝顺的儿媳,勤俭持家的爱妻和成 功的母亲。这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家庭——婆婆安享幸福、夫妻 恩爱和谐、儿子成绩优秀。由于丈夫工作忙,妻子承担起了家庭 管理的大部分事务。她不仅注重儿子的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儿 子的独立生活、学*的能力。时时关心儿子沿着正道走,勉励儿 子勤奋刻苦学*,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 心儿子的成长状况。伍小斌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 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信任,互 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常生活 中,夫妻俩和睦相处,双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经济支配权,互相促 进,共同营造和谐家庭。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儿 子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 尊重长辈,遵纪守法,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好孙 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得到长辈们的赞扬,邻里间的好 评,在学校里年年获得学校的表彰和奖励。作为儿子,他把长辈 的优秀品质,当做鞭策自己成长的动力,努力学*,不甘落后, 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安友谊中学,现在读高一。他的成长映射 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这些都 和夫妻俩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及平时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尊老爱幼共建和谐

  在这个家庭里,年迈的母亲身体状况随着年龄渐老逐年走下 坡。20__年,母亲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两周,这就需要儿子和媳妇 的精心陪护。伍小斌在收费站工作,他的工作本来就忙,但他从 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顾老人的责任。出 院后,做为独子的伍小斌将母亲接到家里休养,母亲生活不能自 理,大小便都要有人帮忙才能解决,在儿子和媳妇的精心照料下, 母亲恢复很快,半年后基本上生活能自理了。但因年老体弱,母 亲的病也越来越多,治疗脑血栓、心脏病、胃病的药一直未断过, 20__年又因病住院一次,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夫妻俩商量后决 定,妻子暂不出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母亲,每天做可口的饭菜 给母亲吃,为老人洗衣、洗澡,天气暖和了经常带母亲出去走动, 节假日、生日为母亲添置衣物等,把老人伺候的非常周到。她经 常和老人唠家常,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 都夸儿媳好,是儿媳让她活的开心,舒心。

 在尊老爱幼方面,夫妻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做为一个家庭 中的媳妇要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既能调动起丈夫和儿子爱家的 积极性,又要时刻体现自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作风。媳妇 尊重婆婆,孝敬老人是给下一代做榜样,这是一种无声的动力和 命令,也是凝聚一个家庭全部力量的源泉。二是家庭的每一个成 员都必须真诚相对,相亲、相敬、相互关爱,家庭琐事不能斤斤 计较,人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家人、邻里、同志、同事、 亲戚、朋友。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 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 公民。因此,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 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积极参与为社会捐献 爱心活动。多年来,在印度海啸、汶川地震、甘肃地震、冰雪灾 害、雅安地震等一系列捐助活动中,这个家庭的成员共为社会无 偿捐赠钱物达数千元。特别是伍小斌,还参加了广安市义工联合 会的助学小组,长期资助贫困儿童,并定期走访资助对象的学* 及生活情况。

 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伍小斌俩夫妻是助人为乐的人,邻里关系也非常的好,深得 邻里的信任和尊重。他们经常帮助楼内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情。曾经有一对姓孙的年轻夫妻,因长期在外工作,把父母接 到城里居住,走时专门托付给伍小斌夫妻俩代为照顾一下其父 母。有一次,楼道一邻居家里漏水,渗到了楼下,而他们家里又 没人,伍小斌俩夫妻千方百计想办法,打了很多个电话,终于找 到了邻居迅速开了门,一同帮忙拖地排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并通过沟通协调,化解了因为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有人说,你 为邻居何必那么辛苦了呢,他们却有自己的说法:所谓远亲不如 近邻,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互相理

  解就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 深思。

 十七年来,伍小斌夫妻俩,相敬、相爱,他们是一对平凡的 夫妻,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 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 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 家庭。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4

 袁生容,是宝源乡玉丰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拥有一个 幸福的四口之家。她的家庭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 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 心的生活。三十多年来,夫妻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 的家庭。

 她勤劳致富彰显女性本色。她生长在农村,扎根农村,深刻 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她不失时机抓住发展的机遇, 顺应市场需求和政府需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广开门路,多种经 营,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路。1998 年,袁她积极响应党和政府 的号召,带头退耕还林,帮助政府改造天然林保护工程 100 余亩, 承包村民山林 300 亩发展竹产业,现竹产业已经成为宝源乡的支 柱产业,农民因竹产业人均年收入 3000 元以上。在__年荣获全 国"三八"绿色奖章荣誉称号。

  她乐观向上从容面对生活。她只有一个小学文化的弱女子, 在她平凡的人生中,却经历着一些不平凡的事。当初为了响应党 和政府的号召上山造林,丈夫不理解、不支持她。乡亲们也冷嘲 热讽,认为她一个弱女子上山造林,太不切实际了。可她为了自 己的信念,不顾丈夫的反对和乡亲的嘲讽,把 3 个孩子丢给了丈 夫,一个人跑项目,找资金,签合同,还经常一个人上山植树造 林,并吃住在山上。后来丈夫被她的执着感动了,也加入到造林 工程中,夫妻同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家不但提前完成了 自家退耕还林项目,还帮助政府完成了天保工程项目,乡亲们也 被他们一家的坚定信念感动着,当初嘲讽她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袁生容真了不起。现在,她每天都乐观的生活着,在 50 岁 时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入乡里的文艺队,自导自演" 宝源十八奇",她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教子有方教会子女做人。她有 2 女 1 子,均已成家,现与 儿子和儿媳住在一起。她感慨到子女的孝顺、懂事是她这辈子的 收获。两个女儿经常回家看望双亲,儿媳更是把他们当着亲爹亲 妈一样的孝顺。在她的感染下,初中毕业的儿子现正自考大专, 他说,因为曾经的年少不懂事,放弃了学业,现在自己已成家立 业了,要多学*才能赶上时代的节拍,不让自己的人生留遗憾。

 小两口经营着一家大理石加工店,老两口在农亲时节就帮助他们 打理店面,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的生活在一起,正等待着他们的孙 子出世。

  她团结邻里助推社会和谐。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乡邻 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袁生容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 "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 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 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袁生容说:"她们现在一家人的想法就是如何带动当地的村 民共同发家致富,儿子准备结合赤水的旅游产业,在宝源乡开一 家农家乐,带动宝源的旅游发展,带动乡们就业,共同增收致富。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5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我 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 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 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们夫妻 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 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 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 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 贤惠女人的支持”。我平时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

  暇顾及,为了不让我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照看小店、 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他既是家 中的贤内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在我的这个家庭里, 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 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 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从事村里的工作二十多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 质,我及时学*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各种本 领和专业知识;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的学*,通过三年的努力,我 取得了省委党校大专毕业证书。在村委会工作中,我兢兢业业, 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村委会的一员,我克服各种困难, 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 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

 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 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义务献血,至今 累计献血 1900CC。我妻子在平时的经营中,始终遵循货真价实, 薄利多销的原则,对一些经济上暂时困难的村民,主动赊欠商品 给他们;对一些要求将亲友赠送的礼品置换其它商品的群众,尽

  量满足他们的需要;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 候,也尽量给予帮助。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 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 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我们注重 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 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惯。我们还 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 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我们四口之家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 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 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 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 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推荐访问:最美家庭先进事迹 最美 事迹材料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