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弟子规教案8篇

时间:2022-09-27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弟子规教案8篇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 第六讲-“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 ” 讲课时间二00九年八月十五日地点衡山路二号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弟子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弟子规教案8篇

篇一: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子规》

 第六讲 -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

 ”

 讲课时间 二 00 九年八月十五日 地点衡山路二号欧莱雅培训中心

  教学内容准备 序列 1 教学 目标 2 教学 对象 3 教学 重点 4 教学 难点 内容 备注

 1. 理解这四句经的字义和含义。

 2.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3 到 65 岁男女老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生活中小*惯扎孝道的根 禁于未发之谓预 年龄层次大难调和。

 方法以游戏吸引幼儿以事例启发少年以精讲感悟成人。

 三岁以上的小孩建议和家长分开坐。

 培养孩子的独立也是配合教学中的游戏活动。

 座位允许的话前两排都坐小孩 。第三排起左边开始坐小孩右边开始坐家长孩子和父母也不要坐得离开太远方便照看突发事件。

 5 教学 辅助 6 游戏 互动 1. 课件

  900-930 公益活动 衡山路捡垃圾 简短讲解如何捡垃圾注意分组时间快。

 请两人领读

  周敏慧等 935-950 开宗明义 950-1000 集体朗诵 魏瑾 周和魏台前背诵

 1000-1005 复*“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1005-1035 学*“冬则温,夏则凊” 1035-1045 课间休息

 为照顾孩子的学*特点中间有十分钟课

 间休息

 1045-1105 学*“晨则省,昏则定” 1105-1110 总结 1110-1115 个人分享时间

 1115-1125 养生小常识

 电视的危害 

 教学详案 一 开宗明义 一、开宗明义 步骤 具体内容 演示配合 现状 中新社权威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 70%。2009 年应届 610多万毕业生 加上去年未就业的 100 多万毕业生超过 700 多万的数量 而今年的就业率仅为 35%。

 同时企业界一直在抱怨找不到人才。新华报业网讯 一项调查指出51%的台湾企业主找不到“对”的人才据万宝华人力资源公司连续三年公布全球人才短缺调查。最新结果显示台湾地区有 51%的雇主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全球平均有31%的雇主找不到对的人。

 每年教育机器不断在产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而企业家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今天我们这里有几位企业主及公司的高级主管我们来问问他们到底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 学校应试教育不能满足企业家所需要的人才而企业家所需要的人才所需要的特质是“有德行负责任脚踏实地等等” 。而落实这些特质则需要通过落实《弟子规》 来扎德行的根。

 学《弟子规》之后大家的变化 -

 Flora 学*弟子规后决定回到家乡天津 照顾已经年迈的父母让父母很欣慰。

 Judy 讲述 - 杨震霆对待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变化 小杨讲述

  那么我们学*《弟子规》 要怎么学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做“教育”禁于未发之谓预。要在坏*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要防微杜渐。这需要父母和老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教育敏感度。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

 ”如果有了坏*惯要去改正就要花很多力气还未必能很快 采访 鲍春林、包虹剑、Daniel 带出

 分享 Judy、小杨、 还有谁 讨论

 改过来。而且有些恶*有瘾譬如吸毒沾染上了一次上了瘾人的一辈子就毁灭了。

 这对于父母来说是最大的不孝。

 用墨水滴到透明的玻璃杯内染黑的过程只有 1秒钟都不到可是若要弄干净这杯水不知道要多少时间。当中可以让小朋友来回答怎么弄干净这杯水问问他们需要多少时间是否会很难等问题 得出结论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让大家朗读这句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实验

 结论

  二 集体朗读《弟子规》 三 复* 三、复*“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步骤 具体内容 演示配合 背诵 复*“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 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父母的责备大部分都是出自于爱心所以即使是父母说错了我们心里明白也不必跟父母顶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PPT 解说 我们要深深感念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和成就我们的苦心所谓 “爱之深责之切”天下父

 母无不如是而为人子女者却很少能体会父母这至深至爱之情。犯了错不但不能接受父母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说的遍数多了 还起厌烦心甚至说出冒犯父母的话让父母伤心至极。自古以来孝子是最有福的人那么就让我们先从事亲、悦亲、让父母心生欢喜开始吧 询问 询问学生做到没有做到做到的可以分享一些故事

 四 讲学“冬则温夏则凊。” 四、讲学“冬则温夏则凊” 步骤 具体内容 演示配合 出示 冬则温夏则凊音同庆 PPT 示读/朗读 多让小朋友来个别、集体朗读

 解读 “冬则温”

 冬冬天则就、应该温温暖

 解说 寒冷的冬天到了要关心父母穿得是否温和

 播放视频 《黄香温席》的故事 视频片断 视频小节 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

 家庭问答游戏 两个家庭一个孩子和一位家长上台比赛猜五个经过民意调查被认为是最能“帮助父母做到冬则温”的方法看哪一个团队猜对的多。

 PPT 道具助手 解读 “夏则凊”

 夏夏天则就、应该凊qing4清凉。

  解说 炎热的夏天到了要关心父母是否凉爽。

 家庭问答游戏 两个家庭一个孩子和一位家长上台比赛猜五个经过民意调查被认为是最能“帮助父母做到夏则凊”的方法看哪一个团队猜对的多。

 PPT 道具助手 讨论 春天和秋天是不是就不用关心父母呢这是错误的想法。我们要一年四季的关心父母的各方面需要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五行和器

 官的特征可以帮助父母适合时宜的调理。

 而且不仅是身体上的而且要心理上的。要注意父母是不是不开心阿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一定要让父母天天快乐不要让他们忧愁。

  休息

 五 讲学“晨则省昏则定。” 五、讲学“冬则温夏则凊” 步骤 具体内容 演示配合 出示 晨则省昏则定音同庆 PPT 示读/朗读 多让小朋友来个别、集体朗读

 解读“晨”和“昏” 反义词分别是什么一天里的什么时间解读“晨”什么时候是晨早睡早起有什么好处古诗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以让一个孩子提前准备上台背诵。说说早起用功的必要。若需要魏可以帮忙教大家这首诗。

 解读“省” Xǐng动词。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省亲。另外醒悟明白省悟不省人事。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自省。

 解读“定” 平静安稳安定镇定心神不定。心定放心

 解说 早晨起来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 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处处都表现出一个孝子的那种纯孝之心、知恩报恩的心。我们要知道从孩子有了生命那天开 始父母就对子女百般呵护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作为感恩子女关注留意父母的冷暖这是天经地

 义的况且子女给予父母的关爱比起父母的付出 再多也 不为过。

 而当一个人对父母的爱护、关怀久久养成了*惯后他不管待人、处事、接物都有那种温、良、恭、俭、让的态度这种人也就自然能得到大家的尊敬、爱 戴。这样一生无过、无悔虽是平凡确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了。

 现场表演 父母回到家给大人扇扇子倒水喝敲背。主动告诉大人学校发生的事情问问大人过得好吗。

 需要表演者 讲故事 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 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裡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 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

 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

 讨论 为什么要一天两次和父母问好也是父母检查孩子身体情况的时候就像幼儿园早上进门要检查身体

 小品

 《给奶奶叠毯子》 奶奶和孙子季寅秋

  总结 总结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

 ”这句话如果没有“入则孝”的上下文很容易被理解错这正是现在的社会里的不是子女关心父母而是一些子女每天都以为自己是千金小姐和少爷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什么事都 要父母帮他做。

 不是儿女关心父母是否穿得暖而是父母反过来关心儿女是否穿得

 暖。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真的希望大家从现在起要学会怎样关心父母不再做千金小姐和少爷了要去做为人子女应该为父母做的事。

 最后请大家再来念一下我们今天学的 12 个字

 背诵

 布置作业

 六 养生小常识 六、养生小常识 步骤 具体内容 演示配合 引出问题 黄帝内经- 四季顺养 PPT 分别介绍四季养生原则 因时顺养就是按照大自然的节奏安排日常生活根据四时变化而制定不同的养生方法。

  春夏养生气、养长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即所谓养阳  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即所谓养阴

 PPT 分别介绍食物的分类 食物有寒、凉、平、温、热等五种不同的性质必须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食疗  寒、凉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证阳胜或阴虚。其作用主要是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等。适合春夏季节。

  温、热食物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证阴胜或阳虚。其主要作用是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等。适合秋冬季节。

  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或寒、热病证均可。

 四季适宜。

 PPT

篇二: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内 容 完成情况 校 本 课 程 教 案 小学 1 弟子规 第一章 15 名言警句 1 条 2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3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 条 4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 条 5 弟子规 第二章 67 弟子规 第三章 13 6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 4 条 7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 5 条 8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 6 条 9 弟子规 第四章 610 10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 7 条 11 弟子规 第五章 15 12 弟子规 第五章 610 名言警句 8 条 13 弟子规 第五章 1115 名言警句 9 条 14 弟子规 第六章 14 名言警句 10 条 15 弟子规 第七章 15 名言警句 11 条 16 弟子规 第七章 612 名言警句 12 条 17 总结 评价 教 案 NO:1 授课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15 名言警句 1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15

 名言警句 25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教学弟子规 学生读前五条读后并理解师出示译文为学生提供帮助. 1、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 【译文】

 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 先,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 。以上这些事是学*的根 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 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教 2、出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 承。

 【译文】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 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学 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 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毋变。

 【译文】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 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流 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 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4、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程 的本分. 二 名言警句第 1 条.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 背诵名言. 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 15 大家齐背弟子规 15. 二 教学弟子规 610教 1 自读 610 2 组内互相说一说这对这几句的理解. 3 每一句找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其意思 4 师出示译文帮助学生题解.学 5 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文明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 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 。

 6 背诵 610 条.流 三 日

 常小故事: 讲一个关于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孝的相关故事学生认真听听后要对这则故事中的人物 的做法加以评论并提出改正建议. 如果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说说自己应该刮目怎样做. 程 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第 610 齐背 二 教学弟子规 1013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 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 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 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 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教 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 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 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学 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 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 享受。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 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流 受。

 1 学生自己读文. 2 理解各句意思 3 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 程 4 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 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 学* 。

 二 名言警句第 2 条.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 背诵名言. 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五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 1013 齐背 二 教学弟子规第二章15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教 【译文】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 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学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 学生自己读文. 2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译文理解各句意思 3 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流 4 学文明理: 二 名言警句第 3 条.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程 2 背诵名言. 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二章 67 第三章 13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二章 67 第三章 13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章 15 齐背 1 读文正音.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 联系自己的

 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 背诵积累. 二 教学弟子规第二章 6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教 长者站着幼者不可以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坐下幼者才可以坐下.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要见尊长的时候动作要敏捷.告退时动作要缓慢.尊长问话要让起来回答不可左顾右盼.学 三 三章 13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 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循家流 衣服贵于整洁不在于华丽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

 1 读文正音.程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 背诵积累. 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第 4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第4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第三章 13 齐背 二 学*弟子规第三章 48.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 行。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教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 恭敬尊重。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掀开门帘时要轻不得出声.转变要宽不要触到棱角.学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无声 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1 读文正音.流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 背诵积累. 三 名言警句第 4 条. 程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 背诵名言. 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第 5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第5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第三章 48 齐背 二 学*弟子规第三章 912.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 有人在吗” 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教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 ,对方 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学 偷窃的行为。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1 读文正音.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流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 背诵积累. 三 名言警句第 5 条.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程 2 背诵名言. 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第 6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第6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

 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第三章 912 齐背 二 学*弟子规第四章 15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教 译文: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学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流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 程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 己进退两难。

 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 三 名言警句第 6 条.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 背诵名言.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610 2012 年 月 日(星期 )

 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610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弟子规第四章 15 齐背. 二 学*弟子规第四章 610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教 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学 看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里先反省自己, 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流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 程 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 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 三 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 7 条 2012 年 ...

篇三: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李毓秀

 弟子规 • 同学们,你们学过弟子规吗? • 你们知道其中蕴含的意义吗? •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中国最古老最有意义的文章。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弟子规:

 是一本书

 。

 圣人训 :

 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孝悌 :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次谨信:其次, 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泛爱众 :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

 而亲仁:

 有仁德的人,向他学*

 有余力: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

  则学文:

 就应该好好的学*其他有益的学问。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呼:父母呼唤你呢 • 应勿缓 :不要慢吞吞的,要马上应答 • 父母命:父母交代给你的事情 • 行勿懒:要马上去做,不要偷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父母教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 • 须敬听 :应该恭敬的聆听 • 父母责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 • 须顺承: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 冬则温 :冬天寒冷时为父亲温暖被窝 • 夏则凊: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 • 晨则省 :早晨要向家父母问安 • 昏则定 :傍晚回家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让父母放心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 出必告: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 • 反必面: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

 • 居有常: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 • 业无变: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 物虽小 :物品虽然很小 • 勿私藏 :但是也不能私自收藏 • 苟私藏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 • 亲心伤: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篇四: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 页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篇一:弟子规教案全集 弟子规教案全集 (总叙~余力学文)

 目

 录 1 2 总

 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备注 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2 页 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8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复*: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 10 百步余☆复*:冬则温夏则清 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3 页 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复*: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复*: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复*: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 15 最为丑☆复*: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复*: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4 页 ☆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复*: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复*: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 20 切戒之☆复*: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 21 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复*: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 22 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复*: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 23 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5 页 揜饰增一辜☆复*: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泛爱众

 2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复*: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25 勿话扰☆复*: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 26 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复*: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 27 短报恩长☆复*: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28 ☆复*: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6 页 亲

 仁

 29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复*: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余力学文 3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复*: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31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复*: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32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复*: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33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复*: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4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7 页 ☆复*: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35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复*: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1 - - 2 - - 3 - - 4 - 篇二:《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8 页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比赛读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9 页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惯。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0 页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1 页 4、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会虚心向别人学*吗? 三、总结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四、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2 页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导入:

 让小朋友复*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弟子规》 二、学*、理解内容:

 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的内容?” A、请 2 名学生读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3 页 B、生评议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 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4 页 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 2、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样对吗? 小结: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5 页 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1、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6 页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弟子规》入则孝第 2 段 教学目的:

 1、对前 2 节《弟子规》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 第 17 页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前 2 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孝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对于孝,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入则孝”的第 2 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学*第二段: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返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1、齐读文字。

 2、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两名 3、提问:冬天该怎样...

篇五: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规义务学*营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复*内容称尊长对尊长路遇长长无言骑下马过犹待勿呼名勿见能疾趋揖退恭立乘下车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长者坐 命乃坐尊长前 声要低低不闻 却非宜进必趋 退必迟问起对 视勿移事诸父 如事父事诸兄 如事兄本课内容

 长者立幼勿坐恭敬心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晚辈不可貿然坐下,当我们坐著時, 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 一定要起立致敬。

 長者坐命乃坐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坐下。等长辈坐下在公共汽车或者火车上我们也要让位给长者允许

 尊長前聲要低不可放肆而大呼小叫, 講話聲音要低在長輩之前,不高聲喧嘩,不擾亂他人視聽。

 低不聞卻非宜但是回答的聲音低到聽不清楚,那也不適當。另外在長輩身旁時也不可以大聲喧嘩, 影響到長輩的談話。

 故事時間棄老國的故事孝順父母, 尊敬長輩丢弃

 1 .听故事常禮舉要3.提出改進方法2.有哪些不合乎弟子規的舉動4. 課堂演練

 狀況大考驗1 .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2.全家人假日去爬山,到山頂時只有兩張椅子和兩顆石頭…..3.和媽媽逛百貨公司時,腳痠得不得了,可是休息區都是人,只剩下一個坐位…..4.吃飯了位子不夠坐…….

 进必趋退必迟有事要告訴長輩時,要快速走到長輩面前離開時要緩慢些才合乎禮節。向師長質疑問難,必起立

 问起对视勿移長輩與我們說話時,眼睛要注視著長輩,不可左右飄浮, 這樣就顯得輕浮無禮。

 事诸父如事父對待叔伯等與父親年齡相仿的長輩對一切年紀與父親相當的長輩, 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恭敬,要如同對父親一樣恭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事诸兄如事兄對一切年齡稍長於我的人, 要以對親兄長一般對待。。對待堂表兄弟要如同對待自己親兄弟一樣友愛。

 故事一• 故事一:

 佳英撫孤。

 (古八德全書-悌)•明朝時有ㄧ位章佳英女士, 她的父母很早就過世了, 之後生再將牌子交給其他同學, 讓全班的學生都逐次參與演出。

 )• 3.請父母親到台前參與演出。

 ( 一)

 我愛我的兄弟姐妹新加坡許哲女士,故事時間( 二)

 祖逖避難

 有哪些不合乎弟子規的舉動。1.短劇劇情:2.檢討錯誤(1)

 進必趨退必遲。

 ( 對母親說話時要主動快步向前, 而不是在原地大呼小叫)(2)

 尊長前聲要低。

 ( 對母親講話太大聲沒禮貌)(3)

 問起對視勿移。

 ( 母親和他說話時, 沒有看著母親的眼睛)(4)

 父母命行勿懶(母親之前叫他收衣服, 他沒做到)

 。(5)

 父母責需順承。

 ( 母親有不悅的語氣, 他應該要知道自己錯了)3.提出改進方法請學生說出該如何改進, 學生可能的回答:有問題要請問父母時要自己主動向前。對父母說話不可以大小聲沒禮貌。父母在問我們事情時要看著父母的眼睛, 表示尊重。父母叫我們做事要馬上去做。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要虛心接受的說:「對不起, 我沒注意到(我做錯了)

 , 謝謝媽媽。

 」4.請學生在座位上練習。找找看

 劇情:母親在家裡整理東西。女兒回家後課堂演練(1 )

 主動向前, 和顏悅色。(2)

 「, 請問您有沒有(3)

 和長輩講完話後, 再慢慢離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課堂演練一顆給自己的父母, 一顆要給其他的長輩。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篇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子规》 教案

 《弟子规》 总序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

 2、 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 难点:

 1、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2、 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弟子规》 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 讲解题目:

 1、《弟子规》 ——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

 训蒙文。

 故名思义; 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 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 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 教育子弟,在家、 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 老师念一句, 学生重复一句。

 3、 老师念上句, 学生念下句。

 4、 小组合作学*, 比赛读 二、 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

 小朋友必须要学*的内容。

 古人云:

 学有学业、 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

 孔子、 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 俗人, 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

 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

 首要、 头, 这里指第一件事, 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 父母生养我们、 辛苦劳作, 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

 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

 次要、 二, 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 孝、 悌, 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

 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 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 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 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惯。

 泛爱众—— 泛:

 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 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 花草树木, 小动物、 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

 指同情友爱, 仁慈之心。

 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向他们学*, 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 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 再去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

 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 但忠、 孝、 礼、 义、 信必须要做到。

 1、 教师讲一个故事:

 一个六岁的小孩, 他不但学会了 弹钢琴, 而且会说英语。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 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

 一天, 他表演了节目后, 大家都在赞扬他。

 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

 “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 客人愕然。

 2、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 但不知道学*技能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让他表演, 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 将来好做事。)

 3、 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 , 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

 4、 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 他会虚心向别人学*吗?

 三、 总结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 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

 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 懂礼貌、 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 不自私、 不傲慢、 爱大众、 爱国家、 爱民族。

 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 再努力学*文化知识。

 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动: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 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 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四、 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 入则孝 教学目标:

 1、 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 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 关键是顺。

 3、 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 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 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 复*导入:

 让小朋友复*上堂课的内容:

 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师:

 大家背得太棒了, 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 今天我们继续学*《弟子规》

 二、 学*、 理解内容:

 1、 师:

 “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的内容? ”

 A、 请 2 名学生读 B、 生评议 2、 师:

 “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 我们来学*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 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 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 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 不要慢慢吞吞, 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 或者有抵触情绪, 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 或者玩得正开心, 父母叫你出来吃饭, 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 应立刻起身去做, 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 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 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 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 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 愿意听就听, 不愿听就不听。

 否则, 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 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 事, 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 虚心接受, 不要让家长生气。

 有的时候, 家长误解了孩子, 这件事明明不怨你, 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

 作为晚辈, 也不要急于辩解, 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

 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 而且顺。

 三、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 父母呼唤我们; 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 你是怎样做的?

 2、 请自己去思考:

 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3、 常常见到一些孩子, 自己玩的很开心。

 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 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

 找借口不去做事。

 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 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

 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 还满不在乎。

 故意惹父母生气。

 这样对吗?

 小结: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 从小把我们养大, 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能挂在嘴上, 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 是远远不够的!

 要落实到行动上, 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 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 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 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 用自己身体的热量, 去温暖这些蛋。

 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 慢慢变成了小鸡。

 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 也象抚育小鸡一样, 非常艰辛。

 小的时候要喂奶、 喂饭, 换尿布, 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 半夜起来喂药。

 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

 上学时为你拿书包, 为你撑雨伞。

 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

 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 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 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 有报答之愿!

 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 就去抚养他们。

 世人说:

 “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 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

 为他们做一点事。

 1、 提问:

 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 干什么? 请小朋友回答!

 2、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 喜欢吃什么, 干什么?

 3、 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

  五、 家庭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 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

 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

 摆放碗筷、 洗碗、 擦桌子、 扫地、 倒垃圾。

 洗衣服、 晾衣

 服、 打扫房间。

 浇花、 买菜、 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 按摩、 倒洗脚水。

 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弟子规》 入则孝第 2 段 教学目的:

  1、 对前 2 节《弟子规》 知识做以梳理, 进行汇报。

 2、 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 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3、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 自己的民族, 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俗等。

 培养学生的礼貌*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 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2、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 自己的民族, 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俗等。

 培养学生的礼貌*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 导入 师:

 “通过前 2 节课的学*, 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孝的行为, “百善孝为先” 对于孝, 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入则孝” 的第 2 段 二、 初读文, 解答疑难字词。

 1、 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 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 我们共同来交流学*。

 2、 解答疑难字词。

 三、 精读文, 结合生活实际了 解文字含义。

 学*第二段:

 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返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1、 齐读文字。

 2、 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

 (两名 3、 提问:

 冬天该怎样送去温暖? 夏天该怎样送去凉爽? 早晨该怎样去请安? 夜晚该怎样伺候父母安眠?

 4、 师述:

 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 你们想听吗?

 5、 学生(昂)

 讲《二十四孝故事》 “扇枕温衾” 。

 (一)冬则温夏则凊 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搧凉,再请父亲躺下.这里的同学有很多都不到九岁,所以如果你们能做到这项,就比黄香还要棒了. 提问: 1.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所以夏天的时候父母 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学生:「开电风扇,开冷气」

 2.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 些什么事

 学生:「用电毯,电热器」

 延伸 1.夏天时天气很热,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2.冬天时天气很冷,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二)晨则省昏则定 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先向父母问早,傍晚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晨则省: 现在很多同学早上都赖床,父母叫他起床还会发个起床气,对父母大呼小叫,出门时东西不整理好,到学校还要叫父母送东西过来. 延伸:早上起床除了 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自己起来,把东西打点好,衣服穿好,书包收好,如果能帮忙父母准备早餐就更好了. 昏则定: 很多同学ㄧ 回家就看电视,打电动,不理会父母,要多和父母聊天,让父母亲知道你做哪些事情 交了哪些朋友 安父母亲的心. (三)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我们要去哪哩,若临时有事,父母亲又刚好不在,可以打手机或留纸条. 回家的时候要先问候父母亲,或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 延伸:上学时对师长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去上洗手间的时候要举手告知,同学受伤去保健室也要请同学带话回来. 故事: 曾经有学生因为跟同学吵架就躲到屋顶上没有回来上课,让老师很担心. 有学生上课时陪同学去学务处集合,让老师找不到人,还用广播系统找人. (四)居有常业无变 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写作业不写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电动玩到很晚. 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业,所以平常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害父母担心. 四,故事说理 (一)扇席温被的黄香 1.引导发问: (1)黄香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如何照顾父亲 冬天很冷的时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用功读书) (3)黄香被派到魏郡当太守时,做了什么善行?

 2.给小朋友的话: (1)黄香在他 9 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你们一定也可以,如拿报纸,倒水,按摩,捶背等. (2)黄香用功读书,做好事荣耀父亲,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 (3)难能可贵的是他见大家有难,还把皇帝给他的赏赐全部捐出来帮助乡 里,这些钱不是不见,而是变成什么了? 变成给所有人的恩德,这些恩德则让大家念念想著回报,以及对他的敬重(做到了弟子规的泛爱众而亲仁). (二)犊吞刀

 有位屠夫要杀牛(牛妈妈),牛宝宝趁屠夫不注意时把刀子衔走,用牛角敲屠夫邻居孙先生的门,孙先生看小牛衔著刀,屠夫在后追赶,而小牛在情急之下竟把刀吞下.孙先生知道事情原委后,感动小牛为了救妈妈把刀吞下,出 2 倍价钱向屠夫把两只牛买下.牛妈妈与牛宝宝为了 报恩,非常辛勤的帮孙先生耕田,小牛吞刀后平安无事一直到老死.小结:

 让孩子了 解对父母的孝心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照顾. 五,常礼演练活动

 (一)晨则省,昏则定 1.询问学生每天早上是否都是父母叫起床 起床后是否都会对父母生气 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 正确的行为应该是如何

 2.正确的行为: (1)每天应早睡早起,自动自发的起床,起床后看见长辈应先向长辈说:「 早安」 ,并询问长辈「昨晚睡得好不好 」

 (2)放学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情,好让父母放心. 「妈妈我回来了,今天我们班有一个转学生,我还借他课本和文具喔!」

 3.先请老师演示正确的行为,再请学生出来模仿. (二)出必告,反必面 1.询问小朋友出门时是否都有告知父母长辈要去那裏 回家时也要告知父母:「我回来了」 . 请老师出来示范一般的说法(妈妈:「我和大雄要去运动」 ).请台下的小朋友仔细聆听是否有那裏有缺漏

 2.教导小朋友讲事情时要注意四项: (1)人物:要和什么人出去(江大雄) (2)事情:要做什么事情(运动) (3)时间:几点出去,回来(上午 9:00 出门 12:00 回家) (4)地方:去什么地方(松柏小学) 出门前最好留下可以联络的方式,如电话号码,地址等等. 3.请老师出来演示正确的说法「妈妈,我今天上午 9:00 要和江大雄去松柏小学运动,中午 12:00 回家.王小明的手机:123456789」 ,请学生出来模仿老师演示. 4.请小朋友出来,按...

篇七: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子规》 教学课例 谦和书院辛卯年

 (总叙~入则孝)

 献给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们:

 华夏文明史册璀璨光明,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中国有五千年的智慧, 五千年的教育经验, 对于后代子孙那是一份难得的宝藏。

 老祖宗教诲我们:

 “人才之成自童子。

 故蒙以养正, 是为圣功。”。《菜根谭》 中强调“德者, 事业之基” 、 “德者, 才之主” , 良好的道德品性是成就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的根基, 又是承传传统文化的根本。《弟子规》 是传统文化的根基, 是道德的根基, 是圣学的骨干。

 像我们盖一栋大楼, 《弟子规》 是结构的架子, 非常重要。

 今天,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打开宝藏, 既欣喜又惶恐, 受益之时又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分享。

 我们感动于一线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所作的探索与反思, 感受到当今学校教师工作的繁忙与不易, 也感受其间尚存的种种困惑和茫然。

 谨于此, 我们以诚挚之心集数人微薄之力进行《弟子规》 部分课程的教学, 旨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更多有志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们参与到深入《弟子规》 传统文化的教育行列中来。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教案的设计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设计形式, 贵在契理契机。

 主体设计思路及数据主要参照:

 释净空老教授有关儿童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诲、《常礼举要》(李炳南老教授讲解)、《细讲弟子规》、《启迪心灵的钥匙》、《伴我成长》、《桃园弟子规教案》。

 以期确保理念不偏颇, 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同时谨记释净空老教授的教诲: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要“学儒” 而不是搞“儒学”, 扎扎实实的身体力行为要。

 限于修学水平, 课例诸多不足之处, 恳请志士仁人提出宝贵意见, 以期不断完善, 让传统文化利益每个家庭, 家和仁乐, 国泰民安, 世界和平!

 谦和书院全体义工老师敬上 二零一一年五月

 目录----《弟子规》“入则孝”

 1. 谦和书院周末弟子规班课程常规概要………………………………5 2. 《弟子规》 学前引导………………………………1 3. 《弟子规》 总叙………………………………5 4. 父母的恩德………………………………9 5.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22 6. 父母教须敬听(一)

 ………………………………27 7. 父母教须敬听(二)

 ………………………………32 8. 父母责须顺承………………………………40 9. 冬则温夏则凊………………………………46 10. 晨则省昏则定………………………………51 11. 出必告反必面………………………………56 12. 居有常业无变………………………………61 13.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68 14.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73 1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80 16. 身有伤贻亲忧(一) ………………………………85 17. 身有伤贻亲忧(二)

  …………………………… 90 18. 身有伤贻亲忧(三)

  …………………………… 95 19. 德有伤贻亲羞………………………………102 20.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109 21.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114 22.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121 23.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127 24.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132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25. “入则孝” 复*补充………………………………137

 谦和书院周末弟子规班课程常规概要 课程安排及常规规范:

 7: 45(1:45) 签到:

 弟子规班家长与孩子共同在签到处签到, 家长先签到, 孩子后签(家长和孩子须共同参加课程, 家长不可送孩子后离开)(出必告反必面, 长者先幼者后)

 1、 孩子将“聚宝盆” 记录本及毛笔等作业, 双手恭敬、 整齐放签到处的小方桌。(列典籍有定处, 虽有急卷束齐)

 2、 提前到的家长孩子按老师要求做课前准备或迎宾。(父母命行勿懒; 立端正; 勿跛倚)

 3、 鞠躬:

 90 度, 面带微笑, 走到距离对方约 3 步远(以不碰到四周物体和对方身体为原则,步从容), 男孩双手置于身体两侧, 女孩双手交迭, 右手抓住左手的四个手指, 置于肚脐下方, 以立正标准姿势站稳(立端正), 以腰为轴, 先注视对方眼睛, 缓慢鞠躬后抬头站直, 再次注视对方, 等对方回礼完毕后方可离开(揖深圆, 拜恭敬); 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路遇长, 疾趋揖), 晚辈要先鞠躬, 长辈回礼不必 90 度, 约 40-50 度即可(长幼有序), 平辈之间仍是 90 度鞠躬礼(揖深圆, 拜恭敬); 谈话前, 先鞠躬, 后讲话;

 4、 课前、 课后见到老师、 长辈和同学, 主动鞠躬问好, 先问候长辈老师, 后问候同学(路遇长疾趋揖, 长者先幼者后, 揖深圆拜恭敬)

 5、 请提前 15 分钟到, 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 从中门进出; 有事未能到, 请家长提前电话或短信请假, 请假超过三次, 五次迟到者, 暂停本期课程。

 7: 50(1:50)

 进入教室, 以君子淑女坐姿坐好, 静心(缓慢安静, 步从容, 不说话)

 就座:

 进出教室安静, 步从容, 不在教室戏耍和大声喧哗; 入座前向夫子行礼, 双手轻缓将椅子从桌下拉出, 从椅子左侧转到椅子前方, 从容缓慢就座, 坐下后轻微前后调整椅子的距离, 以舒适为宜, 但身体不靠在桌上; 坐好后双手小臂迭放在桌子上, 右手在上(尽量不发出声音, 对桌椅恭敬感恩); 起立:

 将椅子稍向后推以方便站立, 之后起立从椅子左侧转到椅子后方, 双手拿起椅子轻放或推进桌下。

 7: 55(1:55)

 经典读诵-早读(弟子规一遍, 按计划诵读经典)(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1、 读书准备:

 领读老师引导:

 椅正、 身 正、 书正、 心正, 用最美的声音、 最美的面容——孝养父母、 奉事师长、 读书千遍、 其义自现、 落实生活、 确实做到(停顿片刻), 做管住自己的英雄, 不做坏*气的奴隶!

 君子坐、 淑女坐。

 2、 以念诵为主, 不喊读, 也不可太小声, 吐字清楚, 字字分明, 嘴型到位、 速度均匀, 声音不过快过高, 也不拖音,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无炫耀心, 齐读时声音融

 合。

 3、 熟读成诵, 不求快、 不急于背, 贵在专心, 随文入观。

 弟子规 15 分钟一遍为宜, 其他可参照, 读熟后, 速度可适当加快、 但呼吸和音律均匀(不时快时慢)、 尽量轻声发音、 帮孩子锻炼用腹部发声, 注意保护声带和肺。

 4、 不做与读书无关的事(方读此勿慕彼), 不左顾右盼, 不喝水, 手脚不乱动, 期间最好不上卫生间, 必须上须举手, 长辈点头同意后去;

 5、 父母、 教师最好与孩子一起读, 以好学的心境和标准姿态做榜样, 期间尽量不交谈和走动。

 6、 教师和孩子尽力共同创造和引导自我管理的学*氛围。

 8: 28(2:28)

 向夫子像行礼后进入第一课时<弟子规>学*:

 全体起立(轻缓起立, 尽量不发出声音; 立端正)

 1、 司仪带领:

 “让我们端身正意(停 3 秒), 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行三鞠躬礼, 一鞠躬(停 2 秒)

 起; 再鞠躬(停 2 秒)

 起, 三鞠躬(停 2 秒)

 起, 礼成”。(揖深圆拜恭敬)

 2、 端身 正意:

 目视夫子像, 标准站姿, 衣服拉平整, 放下手中物品, 心存感恩心, 感念祖恩。

 4、 教师面向学生站立, 司仪带:“向老师问好”, 全体微笑鞠躬:“老师早上(下午) 好!”, 教师微笑鞠躬:

 “尊敬的诸位家长, 同学早上(下午) 好!”, 主课教师:

 “各位家长请坐, 各位同学请坐”, 学生轻缓就座。(命乃坐)

 5、 起立行礼前, 先放好椅子, 向后退一点距离立端正, 以鞠躬时不碰到桌子为宜; 行礼后命乃坐。

 6、 学*前进行“聚宝盆”, 《弟子规》 力行分享, 每次两名孩子。

 9: 30(3: 30)

 休息 25 分钟:

 期间只做三件事——上卫生间、 喝水后立刻回教室列队, 由老师带领到运动场稍作运动(不作剧烈运动, 另视天气情况调整为唱手语歌。)

 为安全起见,无特殊情况孩子不允许上二三层楼, 不允许私自到门外路上玩耍, 不允许在一楼大教室内喧哗跑跳。(家长请看好自己的孩子)

 9: 55(3:55) 第二课时:

 进入大教室进行《快乐音乐时间》 音乐手语课等。

 10: 25(4: 25)

 准备(5 分钟) 家长列队上三楼, 有秩序就坐; 孩子做第三节课前准备(做书法课前准备等) 。

 班长负责于课间活动时间先泡好毛笔。

 10: 30(4: 30)

 家长课\儿童书法课(孝班、 悌班); 孝班经典诵读(按要求继续诵读经典)

 1、 家长课进行《弟子规》《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太上感应篇》 等学*。

 2. 书法练*前将自己抽屉里的书法用品整齐有序摆放在桌面上, 摆放过程请保持安静, 轻拿

 轻放。

 3、 若书法用具由老师或同学发放, 发放时双手递到同学手中, 同学双手接并微笑点头致谢。

 4、 提前 10 分钟收放学*用具(读看毕还原处, 置冠服有定位, 几案洁笔砚正)

 5. 礼仪演练及德育故事按课程安排进行; 孝班经典读诵按要求继续进行。

 11: 30(5: 30)

 课程结束, 全体向夫子像行礼:

 全体起立, 行礼常规同上(轻缓起立, 立端正)

 司仪带领全体师生向夫子行礼, 行礼后带领说:“向老师行礼”, 同学回答:“谢谢老师, 老师辛苦了 ” 主课老师微笑鞠躬致谢。

 司仪再引领恭诵《感恩与祈盼》。

 11: 35(5: 35)

 退场:

 (长者先幼者后, 感恩彼此的付出, 揖深圆拜恭敬)

 退场:

 送宾客的学员在门口“一” 字列队, 家长同学走到门口, 须停下站稳后微笑鞠躬说:“大家再见!”, 鞠躬回应:

 “再见, 一路平安”。

 备注:

 a、 喝水、 上卫生间等事宜, 落实兄道友弟道恭, 长者先幼者后, 父母命行勿懒。

 b、 看他人“聚宝盆” 时, 双手恭敬取放, 轻翻书页, 不折不撕, 看后放回原处(动物归原)

 c.

 需向家长提示内容:

 1. 成人自带用品:

 喝水杯、 笔记本、 笔 2. 儿童自备用品:

 喝水杯(不让大人准备伺候)、 在家练*的书法用品(毛笔、 墨汁、 墨盘、毛边纸(报纸、 宣纸)

 毛毡、 镇纸等, )

 不带零食。

 3. 家长帮助孩子须养成*惯:

 读书、 惜书本惜字纸(写书法前后的规矩和*惯)、 用餐、 盥洗、 行住坐卧、 环保、 与人相处待人接物礼貌……(注意提醒孩子进门养成蹭脚的*惯)。

 4. 每日陪伴孩子按时完成读诵和*劳作业; 引领孩子练*毛笔。

 5. 日行一善登记本(我家的聚宝盆, 看到全家和身边人的优点和好处、 找好处, 认不是, 真实、 大孩子可要求自己写、 小孩子大人帮助写)

 6. 按值日安排, 轮到时请提前做好值日工作, 卫生用具统一整齐有序放置在卫生角, 用后归位。

 7. 上课期间把手机调整为静音或振动。

 8. 注意形象, 行仪端庄, 衣冠整齐, 移风易俗, 做好榜样。

 9. 课堂上如需离开教室, 请从后排绕道而行, 离开座位时请将凳子放回原处。

 10. 学员们以学长相互称呼, 互相帮助, 注意团体精神。

 讲话做到言辞优美, 学员之间和睦相处。

 11. 教育孩子爱惜物命。

 课本、 课桌、 茶具等物品请轻拿轻放。

 12. 维护安静祥和的学*环境, 谢绝参观和随机学*。

 13.

 为保障学*效果, 未经同意, 请勿发放任何个人自带资料, 不拍摄, 不拍照, 不录音。

 在公众场合不用宗教用语、 手势及服饰。

 同时教育孩子不带与学*无关的图书、 卡片、玩具等, 如有发现, 一律没收。

 全体学员须谨记,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守纪律就是守礼。

 老子《道德经》 中说道:

 “取法乎上, 得乎中也” , 俗语亦云:“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

 取法乎中, 得乎其下。

 取法乎下, 了无所得”。《弟子规》 是孝和礼的教育, 具体就落实在日 常礼仪和规矩当中。

 让我们共同努力, 从教师和家长自身 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勿畏难勿轻略, 圣与贤可驯致”。

  心存正念, 志存高远, 牢记“学为人师、 言为世则、 行为世范”,

 从自我做起, 弘扬传统道德文化, 建设和谐社会。

  谦和书院恭制 二零壹零年十月

 谦和书院周末弟子规班作息时间表 午别 时间 内容 备注

 上

 午 7:45——7: 55 签到、 入座 悌班、 礼班 8:00——8: 30 早读

 8:30——9: 30 第一节课

 9:30——9: 55 课间休息

 9:55——10:25 第二节课

 10: 25—10: 30 课前准备

 10: 30—11: 30 第三节课

 11: 35 退场

 中午 11: 35—13: 45 午餐、 午休 孝班

  下

 午 1:45——1: 55 签到、 入座

 2:00——2: 30 午读

 2:30——3: 30 第一节课

 3:30——3: 55 课间休息

 3:55——4: 25 第二节课

 4:25——4: 30 课前准备

 4:30——4: 30 第三节课

 4:35 退场

  《 弟 子 规 》“ 学 前引 导 ”

 课例 教学预案 教学思 路说明

 教学内容:

 《弟子规》 学前引导 教学时间:

 60 分钟 教学对象:

 5—9 岁儿童 教学目标:

 1、 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学**惯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所谓“一分诚敬得一

 1、 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 住、 坐的良好*惯, 以及鞠躬行礼的正确礼节。

 2、 让学生初步了解孔老夫子, 简要介绍《弟子规》 并教导正确的读书方法。

 行为目标:

 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 站姿、 走姿, 以及鞠躬行礼, 能够在课堂上、 生活中去运用。

 2、

 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读书。

 教学方法:

 讲解、 演练(个别演练、 集体演练)

 、 读诵 课前准备:

 《弟子规》 课本、 小板凳。

 教学教程:

 一 . 组 织 教 学 。

 1、

 向孔子圣像行三鞠躬礼, 师生问好。

 2、

 调整坐姿。

 二. 导入新课 1、 刚刚我们在上课前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行三鞠躬礼, 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给孔老夫子行礼啊?

  2、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了 会向谁请教?

  3、 老祖宗念念想的都是我们后代子孙, 我们要不要感恩他们啊?

 三、 学*鞠躬礼 鞠躬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礼节, 它表示我们内心对别人的一种恭敬, 一种礼貌的态度。

 ...

篇八: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儿 责 任 思 维 培 养 课 例 集中 班 社会 活动:别 人 的 东 西 我 不 拿— — 弟 子规:

 物 虽 小, 勿 私 藏苟 私 藏, 亲 心 伤陈 芳设 计 意 图:在 生 活 中 ,小 朋友 对 自 己 喜 欢 的 东 西 总 是 爱 不 释 手 。

 即 使这 件 东 西 并 不 是 自 己 的,他 们 也 可 以 拿 来,玩 得 不 亦 乐 乎。

 但他 们 不 知 道 这 样 的 做 法 其 实 是 不 对 的。没 有 经 过 别 人 的 同 意,私 自 拿 了 别 人 的 东 西,是 小 偷 的 行 为。

 所 以,我要 将 国 学《 弟子 规 》中 的 句 子,“ 物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亲 心 伤”教 给幼 儿。通 过 欣 赏 情 境 表 演、 看 阁 片 、 听 故 事 等一系 列 的 活 动,幼 儿 知 道 物 品 虽 然 很 小,不 是 你 的 东 西,你 不 能 私 自 藏 起来,如 果 藏 起 来 了,你 的 亲 人 就 会 伤 心 的 浅 显 道 理,从 而 激 发幼 儿 的 社 会 责 任 感 。活 动 目 标:初 步 理 解《 弟 子 规 》中“物 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亲心 伤”的 含 义。懂 得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遇 到 自 己 喜 欢 的 物 品 时 应 该 采 用 正 确的 方 式 拥有,不 要 自 己 私 自 将 物 品 藏 起 来 。萌 发 孝 顺 父 母 的 情感 。评 析:

 社 会教 育 的 目 标 包 括 :

 社 会 情 感 和 态 度、 社 会 学 *的 方 法 和 策 略、 社 会 学 * 的 知 识 与 能 力 三 个 方 面 , 该 活 动 三 条

 目 标 分 别 属 于 知 识、 方 法 和 情 感 三 个方 面。

 对 中 班 孩 子 来 说 ,社会 活 动 的 目 标 更 应 侧重 于 运 用 各 种形 式 , 让 幼 儿 理 解并 遵 守日 常 生 活 中 基 本 的 社 会行 为 规 则,不要 自 己 私 自 将 物 品 藏 起来, 萌 发 孝 顺 父 母 的 情感 。

 本 次 活 动 的目 标 定 位 科 学 合 理 、 全面 准 确 。活 动 准 备:情境表演:

 《 玩 具 带 回 家 》:《 花 儿好 看 我 不 摘 》 、《 陶 母 封 鱼 》 、 《 去 亲 戚 家玩 》、 《 超市 购 物 》字 卡:

 物 虽 小 , 勿 私 藏 , 苟 私 藏 ,亲 心 伤活 动 过 程:一)

 情境表演 《 玩 具 带 回 家 》观 看情境 表 演 。教师:

 幼 儿 园 里 的 玩 具 可 多 了 , 有 个小 朋 友 涛 涛 在 玩 玩 具呢 ? 我 们一 起 去看看 。幼 儿欣 赏 情境 表 演 。幼儿 园 里 的 玩 具 可 多 了, 有 个 小 朋 友 涛 涛 在 玩 玩 具 。涛 涛 说 :“幼 儿 园 的 玩 具 真 好 玩,我 要 带 回 家 和 妈妈一 起玩 。”涛 涛 放 学 回 到 家 以 后, 拿 出 玩 具 玩 了 起 来 。妈妈 :“涛 涛,这玩 具 是 哪 里 来 的 呀 ? 以 前 没 有 看 见 过啊!”涛 涛 :“ 这是我 从 幼 儿 园 里 带 回 来, 和 你一 起 玩 的 呀!

 很好 玩 的 。”妈妈 着 急 地 说:“幼 儿 园 的 玩 具 是 不 能 带 回 家 的 , 每 个 小朋 友 都像 你一 样把 幼 儿 园 里的 玩 具 带 回 家,小 朋 友 在 幼 儿 园 就没 有 玩 具 玩 了 。” “ 老 师知 道 你拿 了 幼 儿 园 的 玩 具 吗 ?”涛 涛 低 下 头 说:“ 不 知 道。”

 2 7 1 幼 儿 责 任 思 维 培 养 课 例 集妈 妈 伤 心 地 哭 了:“我怎 么 生 了 你 这 样 的 孩 子 啊!

 你 这 是小 偷 的 行 为。我 们 赶 紧 回 幼 儿 同 把 玩 具 还 给 老 师。”妈 妈 带 着 涛 涛 来 到 幼 儿 园 把 玩 具 还 给 了 老 师。老 师 对 涛 涛 说:“ 物虽 小,勿 私 藏, 苟 私 藏 ,亲 心 伤。”教 师:

 涛 涛 在 幼 儿 同 里 发 生 什 么 事 了 ? 你 觉 得 他 做 得 对吗 了幼涛涛 把 幼 儿 园 里 的 玩 具 带 回 家 了,他 做 得 不 对。幼涛 涛 做 得 不 对,如 果 大 家 都 和 他一样,把 幼 儿 园 里的 玩 具 带 回 家, 我 们 去幼 儿 园 就 没 有 好 玩 的 玩 具 玩 了 。师 :

 涛 涛 做 错 事 情 了, 妈 妈 怎 样 了 ?幼妈 妈 很 生 气,她 发 现 自 己 的 孩 子 原 来 是一个 小 偷。幼 妈 妈 哭 了, 她 觉 得 自己 的 孩 子 像一个 小 偷,她 很 难过 。师:

 后 来妈 妈 和 涛 涛 把 小 汽 车 放 回 到 哪 里 了 ?幼:

 妈 妈 和 涛涛 把 玩 具 送 回 了 幼 儿 园 ,和 老 师 说 对 不 起。师:送 到 幼 儿 园 后 老 师 告 诉 涛 涛《 弟 子 规 》中 的 哪 句 话了 ?幼:

 物 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亲 心 伤。了 解“ 物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 ,亲 心 伤”的 含 义。教 师 :

 物 觅 小, 勿 私 藏 , 苟 私 藏 ,亲 心 伤 是 什 么 意 思 呢 ?出 示 字 卡 :

 物 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亲 心 伤)物 虽 小,勿 私 藏,教 师 :

 这 里 讲 到 凡 是 所 有 的 物 品,虽 然 很 小,可 能 是一个小 玩 具,不 是 你 的, 你 不 能 把 它 带回 家,也 不 能 私 自 把 它 藏匿,变 成 自 己 的 东 西。

 这 里 告 诉 我 们,凡 是 你 不 应 该 拿 的,不属 于 你 自 己 的 东 两,应 该 都 要 征 求 别 人 的 同 意,经 过 同 意 之后,你 才 可 以 拿。

 如 果 没 有 经 过 同 意 ,你就 私 自 把 它 隐 藏 起

 錢‘ ,来, 那 就等 于 是 小 偷一 样, 这 些 也 是 有 损 我们 品 德 的。苟 私 藏 , 亲 心 伤教 师:如 果 你 擅 自 把 它 藏 匿 起 来, 就 是你擅 自 把 它 偷 偷 的占 为 己 有, 这样 品 德 上 很 重 大 的 瑕疵。

 所 以 会 让 父 母 亲 感 到 伤心 难 过, 他 会难 过 你 为 什 么 要 犯 这 样 的 过 失。因 为 小 偷 这个名, 实 在 是很 难 听, 这 样 的 行 为 会 让 父 母 蒙 羞 , 会让 父 母 感 到一 种 羞 耻。

 所 以 , 从 小 我 们 在 家 里 凡 事 应 该 请 示 妈妈 ,哪 些 可以 用,才 可 以 动 手 去 用 。

 哪 些 不 能用, 就 不 应 该 去 碰 它 。小 结:

 物 虽 小 , 勿 私 藏 , 苟 私 藏, 亲 心 伤 的 意 思 是 :

 东 西虽 小,也 不 能 偷 偷 私 藏 起 来;如 果 私 自 藏 东 西,父 母 会 感 到 伤心。二)

 巩 固 复 *“物 虽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亲 心 伤。”教 师 以 上 下 句 问 答式 引 导 幼 儿 背诵。教 师:

 今 天 要 考考小 朋友 , 你 会 不 会 刚 才涛 涛 学 的 那 段 弟子 规。幼 儿 跟 读。教 师:“物 虽 小, 勿 私 藏 , 苟 私 藏 ,亲 心 伤 。”的 意 思 是告 诉 小 朋 友 别 人 的 东 西 不 能 随 便拿 走 !评 析 :一句 简 单 的 弟 子 规,怎 样让 幼 儿 有一个 深 刻 的 理 解呢!

 我 将 教 学 内 容 与 实 际 生 活 相结 合 。把 生 活 中 发 生 在 孩 子 身边 的 事,排 练成 情 境 表 演,老 师 用 夸 张 的 语 气 语 调,暗 示 了“问 题”的 严 重 性 和 迫 切 性,吸 引 了 孩 子 的 注 意 力, 让 孩 子 投人 紧 张 的 状 态、加 快 了 思 索 的 节 奏,让 活 动 变 得 松 弛 有度 。

 幼儿 在 欣 赏 活 动 中, 学 会 了 辨 别 其 中 的 是 非。

 欣 赏 了 情境 表 演后, 幼 儿 对“ 物虽 小, 勿 私 藏 , 苟 私 藏 , 亲 心 伤”这 句 话, 似懂 非 懂 。

 通 过 细 致 的 讲 解 、 朗 读,让 幼 儿 对 这 句 话 有 了 更 加 深刻 的 了 解 。

 幼 儿 责 任 思 维 培 养 课 例 集结 合, 请 幼 儿 讲 讲在 生 活 其 它 场 所 中 应 该 怎 样做 。教 师:

 小 朋友 知 道 了 幼 儿 园 的 东 西 不 能 悄 悄 带 走,下 面就请 小 朋 友 想一想 在 这 些 地 方 应 该 怎 样 做 呢?出 示 去 亲 戚 家 里 也 不 要 把 人 家 的 玩 具 带 走!师:

 小 朋 友 亮 亮 到 哥 哥 家 去 玩 , 他 们 在干 什 么 ? 你 猜 亮 亮在 想 什 么 ?幼 亮 亮 很 喜 欢哥 哥 的 小 汽 车 玩 具。

 他 想 玩一玩 。幼 亮亮 很 喜 欢 红 色小 汽 车,他想 带 回 家 玩。师:

 其 实 亮 亮 想 把 哥 哥 的 小 汽 车 玩 具 带 回 家 玩 , 你 觉 得 他的 想 法 对 吗 ?幼 不 对,就 在 哥哥 家 里 玩 。幼亮 亮 想 把 小 汽 车 带 回 家 玩 ,也 可 以 的, 但 要 征 求 哥哥 的 同 意。师:

 那 我 们 来 想一想,亮亮 会 对 哥 哥 说 什 么 话 呢 ?幼 :

 哥 哥, 你 的 小 汽 车 玩 具 , 我 很 喜 欢 , 让 我 借 回 家 玩 玩吧!我 玩 了一 天 就 还给 你 。

 我 保 证 把 你 的 小 汽 车 玩 具 保 护 好。师:这 个 小 朋 友 这 么 有 诚 意,哥 哥 肯 定 会 把 玩 具 借 给他的。

 我 们 也 学 着 说一 说 吧!教 师 小结:

 去 亲 戚 家 或 好 朋 友 家 玩,也不 要 把 人 家 的 玩 具带 走。出 示 超 市 里 看 到 你 喜 欢 的 事 物 、 玩 具 应 该 放 在 购物 筐 里 要 付 款。教 师:图 这 是 什 么 地 方 ? 这 位 叔 叔在 干 什 么 ? 他 做 的对 吗 ?幼 这 是 超 市,这 个 叔 叔 是 保安。幼 这 个 叔 叔 是 假 保 安,他 是 小 偷 。

 幼 我 看 见 保 安 叔 叔 把一 个 东 西, 偷 偷 地 放 到 自己 的 口袋 里 了 。

 他 这 样 做 不对 。幼超 市 里 有摄 像 头 的, 小 偷 偷 东 西 都 会被 拍 下 来 , 警察 要 把小 偷 抓 住 的 。教 师:图我们 去 超 市 看 到 你 喜 欢 的 东 西, 应 该 怎 么 做 ?幼让 妈 妈 付钱 买 。幼自 己 拿钱 买 。幼 我 把喜 欢 的 东 西 都 放 在 购 物 篮 里, 妈妈 帮 我 付 钱 的 。教 师 小 结:

 超 市 里 看 到 你 喜欢 的 事 物 、玩 具 应 该 放 在 购 物筐 里 要 付 款 。出 示公 园 里 我们看 到 美 丽 的 花儿 也 不 要 去 摘 下 它!师 :( 图这 是 什 么 地 方 ?( 公 园 里 开 满 了 五 颜 六 色 的鲜 花 , 好 美 啊 !)师:

 ( 图有 只 小手 要 干 什 么 ? 花 的 表 情 怎 么 样 ?( 小花很 害 怕, 怕 被 小 朋 友 采 下 来 。

 )幼 他 要 采 花 了, 小 花 很 害 怕 ,因 为 采 下 来, 小 花 会 很疼 的 。幼 小 花 很 害 怕,它 要 离 开 自 己 的 妈 妈 和 兄 弟 姐 妹 了。师:( 图小 花 在 什 么 地 方 ? 它 是 怎 样 的 表 情 ? 为 什 么会 哭 呢 ?( 小 花 离 开 了 妈 妈,离 开 了 它 的 好 朋 友 们,它 很 快 就会 枯萎 了 。)幼小 花 在 杯 子 里,它 被 采 下 来 了, 伤 心 地 哭 了。幼 杯 子 里 只 有一 朵 小 花, 它 很孤 单 ,它 哭 了。幼 小 花 离 开 了 妈 妈, 很 快 就 要 枯萎 死 掉 了 。师:( 图 现 在 花 园 变 成 怎 样 了 ? ( 公 园 不 美 丽, 等游人 来 花 园 时,已 经 欣 赏 不 到 美 丽 的 鲜 花 了,也 闻 不 到 花 香 了。

 )幼没 有 花 了, 不 漂 亮 了 。

 2 7 5 幼 儿 责 任 思 维 培 养 课 例 集幼 儿 :

 花 都 被小 朋友 采完 了。师:

 你 觉 得 这个 小 朋 友 做 得 对吗 ? 为 什 么?幼 不 对,花是 大 家 欣 赏 的,不 能 采 下来 的。幼公 园 里 的 花 是 大 家 看,大 家 闻 的,她 把 大 家 的 东 西带 回 家 了。教 师 小 结:

 公 园 里 我 们 看 到 美 丽 的 花 儿 也 不 要 去摘 下 它!教 师 小 结 :

 今 天 小 朋 友 知 道 了“ 别 人的 东 西 不 能 够 悄 悄 带走!”也 就 是《 弟 子 规 》 中 的 哪一句 活 ?幼 儿:

 物 虽 小,勿 私 藏, 苟 私 藏 , 亲 心 伤 。评 析:

 本 环 节 看 罔 自 由 讲 述,深 人 浅 出。

 孩 子 通 过 观 察 生活 场 景 图 片,大 胆 猜 测 和 想 象,老师 尊 重 每 个 孩 子 的 想 法,充分 给 予 孩 子 说 出 自 己 观 点 的 机 会,在 讨 论 和 总 结 中,提 炼 了“物 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亲 心 伤”的 道 理。

 通 过 师 生 之 间、生 生 之 间 的 互 动 交 流 、 欣 赏 图 片 、 交 流 讨 论 等 活 动。

 让 幼 儿 充分 感 受 到 在 口 常 生 活 中,怎 样 落 实“物 虽 小,勿 私 藏,苟 私藏,亲 心 伤”这 句 话。

 《 弟 子 规 》虽 然 是 国 学 经 典,但 时 代 不同,面 涉 及 的一些 内 容 具 有一定 的 局 限 性 。

 我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密 切 联 系 生 活 实 际 设 置 教 学 环 节。幼 儿 欣 赏 图 片,比 如 去 亲戚家、朋 友 家 里 也 不 要 把 人 家 的 玩 具 带 走, 超 市 里 看 到 你 喜 欢的 事 物 、 玩 具 应 该 放 在 购 物 筐 里 要 付 款。

 公 园 里 我 们 看 到 美 丽的 花 儿 也 不 要 去摘 下它!

 让 幼 儿 讨 论,这 样 的 做 法 对 吗 ? 让 幼儿 在 课 堂 上 有 话 说,有 事 做,他 们 在 上 课 时 发 言 踊 跃, 积 极 表现, 得 到 的 知 识 和 启 迪 也 超 越 了 原 来 的 教 材 。

 我 们 应 该 用 弟 子规 里 的 哪一句 话 来 教 育 图 片 中 的 人 呢 ? 幼 儿 都 知 道 用“物 虽小,勿 私 藏,苟 私 藏,亲 心 伤”这 句 话 教 育 他 们,从 而 更 好 地掌 握 教 学 内 容。四)

 欣 赏 故 事《 陶 母 封 鱼 》

 教师:

 在古 时 候 ,人 们 就 用《 弟 子 规 》来教 育 孩 子 了。

 我们 来 听一 听, 古 时 候 的一 个 小故事。丨陶 侃 是 东 晋 有 名 的 贤 臣, 从 小 就勤 奋 好学 , 人 品 极 好 。

 陶侃 长 大 后, 担 任 了 管 理 渔业 的 小官 。这一 年, 他 托 人 带 回 家一坛 腌 鱼 孝敬 母 亲 。

 没 想 到, 母 亲 却 把 鱼 原 封 不 动 地 让人 退 回去, 并 且 给 他 写 了一 封 信。

 信 中 说 :“你 是 国 家 的 官 吏,怎 么能 用 公家 的 东 西 孝敬 母 亲 呢 ? 虽 然 只 是一 坛 腌 鱼, 但 也 是 为 政不 廉 啊!”陶 侃 深深 记 住 了 母 亲 的 教 导,从 此 他 勤 政 为 民,两袖 清 风, 最 终 成 为 了 晋 朝 著 名 的 清 官 。教师:

 故 事 里 讲 的 是 谁 的 故事 ?幼一 个孩 子 和 一 个 妈妈。幼 孩 子 给 妈 妈 送 了 礼物, 是一 坛 腌 鱼。教 师:

 母 亲 收 到 了 腌 鱼 应 该 很 高 兴 呀 !

 为 什 么 母 亲 把 鱼 原封 不 动 地 让 人 退 回 去 ?幼母 亲 不 喜 欢 吃鱼 。幼孩 子 把 公 家 的 鱼 拿 来 孝 顺母 亲, 母 亲 就 不 开 心 了。教 师 :

 这 个 故 事 的 名 字是《 陶 母 封 鱼 》 ,也 讲 了 物 虽 小,勿 私 藏, 苟 私 藏...

推荐访问:幼儿园弟子规教案 教案 幼儿园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