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6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篇一
一、教材依据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幼儿大班上册语言课程,主题七《欢欢喜喜过新年》第一节《年》。
二、设计思想
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过新年,可是新年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什么?在新年里都有一些什么风俗?应该让幼儿对这些有所了解,以扩宽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激起他们对新年的盼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年的来历和一些年俗知识,让幼儿从中感受浓浓的中国情、中国味。
2、知道春节的来临是万物复苏的象征,激发幼儿对新年的盼望。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知道新年的由来。让幼儿说说过年时的欢乐气氛和喜悦心情,体验节日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新年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健康愉快地过新年快乐的成长。
五、教法选择
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爱玩、爱唱、喜欢做游戏的天性,本次活动我采用了歌曲欣赏---设置悬念---观察---思考---想象---表演---交流---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我利用歌曲《新年好》导入,激发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拉近老师和幼儿的距离,随后设悬念让幼儿猜猜过年是怎么来的。运用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看挂图听故事得知过年的由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看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过年”人们为什么要挂灯笼、贴对联和放鞭炮?用提问的方式点拨幼儿的思维,用讨论的方法加深幼儿的理解能力。并通过表演展现幼儿们的表演天赋,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活动延伸环节让幼儿课后用画笔画出一幅新年图景能够充分展现出幼儿们的想象力。
六、学法指导
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认真听故事、多发言。建议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一些与过年有关的动画片,为幼儿们讲一些相关的故事以增进幼儿对本节课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
1、挂图。
2、音乐。
3、头饰:怪兽、牛、猪。
4、道具:鞭炮、灯笼、对联。
八、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们播放音乐《新年好》,并问幼儿“听到这首歌你们想到什么节日?”
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年吗?”“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展示挂图并请幼儿听故事《年》,提问: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年最怕什么?人们是怎么赶走年的?
3、请幼儿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由老师来讲述幼儿们来表演这个故事。
4、请幼儿交换欣赏各自过年时的喜庆照片,说说自己家是怎么过年的,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并引导幼儿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自己过春节的情况,培养幼儿的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我们现在除了会用贴对联、放鞭炮等热热闹闹的方法赶走年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些过年的*俗吗?好!现在老师来告诉大家 ⑴团圆饭:团团圆圆。⑵到各家各户拜年:互相祝福。⑶舞龙、舞狮:欢腾喜庆。⑷踩高跷:节节高升,步步高。⑸包饺子:一起庆祝大家长大一岁了!⑹做年糕:节节高升。
6、小结:原来,过年有这么多的*俗呀!希望我们大家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度过新年,这样,年就不敢出来害人了。是不是呀?
7、让孩子们课后用自己的画笔发挥想象力画出一幅新年图景。
8、最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新年好》。
九、教学反思 《年》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年的由来及一些年俗知识,我以歌曲《新年好》引入这节课,并问幼儿“年到底是怎么来的?”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在讲述故事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听得都非常认真。随后对幼儿的提问对他们的思维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幼儿们的发言非常热烈,准确性很高。在表演环节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以自己丰富的感情感染孩子,对孩子予以鼓励的目光,孩子们的表演也很精彩。通过对新年亲身经历的讲述,加深了孩子对新年的喜爱和盼望,体现出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将自己的思维用画笔展现出来,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异想天开”,让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富有新意,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最终,这节课在师生共同唱起的《新年好》中结束,整个教学活动中整个活动幼儿都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和我配合的也比较默契,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学*兴趣。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幼儿自由阅读及自由交流的时间不够,因此不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目标制定较多,时间安排过紧,因此幼儿不能很好的进行观察。
3、活动应该让幼儿观察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教幼儿会看书。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篇二
篇1: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
幼儿园语言教学设计 1 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流程: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 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
6、师生进行讨论:
3 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副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1)图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嘛?你从哪看出来的?
(2)图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3)图3 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时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4)图4 设置悬念
b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儿 子心里怎么想?爸爸为什么躲到树后面?
c教师看图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
怎样对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4 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呼啦圈、《快乐的小公主》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课题
提问:小朋友有没有玩过呼啦圈?玩呼啦圈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开不开心、快不快乐?想不想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我们的好伙伴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并提出以下问题: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开心?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啊? 2)小公主后来找到快乐了吗?她是怎么找到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呢?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呢?如果自己的小伙伴和家人不开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快乐起来呢?
5 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3.通过老公公动作及表情进行故事表演,激发表演兴趣,提高表演能
活动准备: 图四幅,道具:草帽若干,扁担一根,《猴子学样》的伴奏磁带,树,猴子面具
活动流程:
2.出示图一:你看到了什么,老公公在干什么?老公公挑着一担帽子到城里去卖,坐在大树下面睡觉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图片二:猴子在树上为什么又蹦又跳,它在干什么?老公公看到了,老公公怎么说,为什么那么急,老公公会对猴子说些什么?猴子有没有把帽子给老公公? 4.出示图三:老公公急得那样后怎么做的,猴子看见了会怎么做?猴子为什么看见老公公这样做它也这样做?老公公开始想办法了,结果如何?
5.出示图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办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么办法呢?
7.看图讲述:鼓励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并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爷爷?
8.表演故事: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某图片中发生的一件事。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引出,幼儿猜出谜底“桃子”。“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
篇2: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有礼物送给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执教:涂玉娜
活动目标:
难点剖析: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幼儿自带准备送给朋友的礼物
活动流程:
1、幼儿说说自己带的礼物中表达的“心意”是什么?
送礼物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话想说?
教学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形式比较多,因此活动中第一环节我通过提问来激发幼儿制作礼物的愿望,并让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材料,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能踊跃发表自己想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材料,有了第一环节的讨论,所以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幼儿既能开动脑筋又能比较认真地完成作业。
篇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散文欣赏):秋天的雨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
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 说
2.2 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2.3 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5 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2)下雨后的画面:
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师,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
冬了。
4.2 认真看视频
4.3 边听边做 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
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
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5、第五关:表现散文 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
活动延伸:
设计思路: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语言、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
提问:(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第一、二段.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会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那么,如果你是个矮人,你还能变得更矮吗?谁来变变看?”
“请问你,变这么矮之后,你在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还有呢”?
“那如果你是高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变得更高?”
“请问你,在这么高的地方,你在眼前会看到的是什么?”
“那还有谁能想得比他还要高”?
(1)第七、八段
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
1、“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 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好,那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变了,这次请你们自由选择变成高老鼠和矮老鼠,我们带高老鼠和矮老鼠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吧”!
附: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
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1、欢快的乐曲;
《兔子舞》曲;
2、兔子胸贴人手一个;
[幼儿园教案网]
教学过程:
1、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兔和兔妈妈,愿意当小兔的小朋友到这边位置坐好,愿意当兔妈妈的小朋友到这边位置坐好。
提问:“故事中的小兔想干什么?”(想逃跑)
“兔妈妈会怎么做?为什么?”(把它追回来,因为是她的心肝宝贝)
“你是小兔、兔妈妈的话,你会变什么东西来?为什么?”(个别回答,理解配对关系)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篇三
幼儿大班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比轻重
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旨在让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学*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学*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猪、兔、狗毛绒玩具各一件;
中型跷跷板;
相关的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来玩跷跷板了,小朋友猜猜谁轻谁重。
幼:跷起来的小动物轻,沉下去的小动物重。
※教师运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导入活动,以幼儿十分熟悉的压跷跷板为例,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入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
师:请从小筐里拿起两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感觉。
幼: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师:请拿出两块积木,是一样大吗?掂一掂,哪块重,哪块轻?
幼:不一样大。大的重,小的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师:试一试,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球是怎样的?
幼:一样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璃球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棉花球和玻璃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玻璃球重,棉花球轻。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幼:大花球轻,小磁铁重。
※幼儿尝试对多种材料进行探索与比较是此环节设计的亮点。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而适宜的活动材料,通过任意两件物品的比较、大小不同积木的比较、同样大小玻璃球的比较、同样大小棉花球与玻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璃球的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的比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性与探索、比较的热情。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师:用什么方法能使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
幼:盛进水或装上东西。
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现在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
幼:东西全倒掉或都装上一样多的东西。共2页,当前第1页12
※数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
4.利用课件,拓展思维。
(1)倾斜的天平两端分别是一个西瓜和几个梨。
师:请问天平两边怎样才会平衡?
幼:最好的办法在跷起来的那边再放些梨。
(2)天平两端分别是:一支粗蜡烛和两只细蜡烛,两边重量相同,教师将两边的蜡烛同时点燃。
师:如果两边的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快,过一会儿天平还会是平衡的吗?
幼(争辩后最终给出答案):是平衡的。
(3)天平显示皮球和冰块一样重。
师:同样重的皮球和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幼:冰块会变得越来越小,会越变越轻,天平会倾斜,皮球会滚掉。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教师又利用生动的课件,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5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活动延伸
1.丰富活动区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物品,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学*。
2.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活动反思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的环节,教师利用课件拓展思维,使幼儿经验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7————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篇四
幼儿大班分类活动设计
活动产生的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按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合作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玩具宝宝们迷路了,它们想请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帮它们找找家。”
二、出示玩具,让幼儿观察玩具的特征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玩具们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说出玩具宝宝们有什么不一样?揭示分类含义——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三、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以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玩具,初步感知认识“分类”。
(2)幼儿尝试分类(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幼儿分组合作,第二次尝试以形状为标准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玩具,进一步感知认识“分类”。
(2)幼儿尝试分类(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3、幼儿分组合作,第三次尝试以颜色为标准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玩具,再次认识“分类”。(2)幼儿尝试分类(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回家帮爸爸妈妈的安全的情况下整理家中的物品。
3、幼儿送玩具回家活动结束。
沈坝镇幼儿园
周兴安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篇五
《ai ei ui》
教学目的:
1.学会a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
2.练*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直呼。
3.正确书写三个音节。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2.正确书写三个音节。
教学难点: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字母放在一起的韵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复韵母。
板书课题:
ai ei ui
2.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3.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新授
一、看图学*字母ai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2.教师范读:ai。
3.学生学读ai。
有四个声调:āi ái ǎi 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字母ei
1.问:1.图上的小孩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3.教师范读:ei。
4.学生学读:ei。
有四个声调:ēi éu ěi 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读。)
6..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学*字母ui
1.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2.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
2 动就是ui的音。
3.学生练*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
4..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五、诵读儿歌并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六、讲标调方法
ei 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不会错。
七、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第二课时
一、练*声母与ai ei ui的拼音
注意:1.由请慢生读到请快生读
2.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3.由拼读到直呼
二、看图读词语(吹笛子,提水)
方法:1.看清图中人物的动作
2.自读音节
3.直呼音节
三、看图读句子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五、学写音节bái hēi huī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ao、ou、iu》
教学目标:
⒈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⒉学*声母与“ao ou 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拼读有关音节。了解“iu”的标调。
教学难点:“ao”的发音是难点,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iu”的教学也是难点。发“iu”时,中间有“o”;
“iu和“ui”的字形相近,学生容易混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导入。
1.师:小朋友,蓝猫从太空旅游回来了,给大家带来了6个神秘的气球,你们想看看气球背后藏着什么吗?(卡片出示:a o e i u ü)
2.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都叫什么?(单韵母)
3.师:谁能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们已经认识的三个复韵母?
请学生上台拼卡片并指导说话: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 4.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们交朋友啊?(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知,记住形。
⒈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看看今天要写的3
5 个复韵母分别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
⒉指名说,师板书:ao ou iu
三、看图学*复韵母ao、ou、iu的音形
(一)学*复韵母ao的音形 1.出示ao图
问:你们知道这图形代表的是什么吗?(奥运会的标志——五环旗)
2.这个字母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后教师纠正发音:ao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发音时,从前一个字母a滑向后一个字母o,口形由大到圆,一口气呼出,a声响长些,o音轻短,就可发出ao的音了。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5.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
(二)学*复韵母ou的音形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开火车读。
(三)学*复韵母iu的音形 1.看图说话:谁在干什么?引出:iu
6 2.教师引导学生发音,从()向()滑动,因此读iu。3.指名学生读。当小老师读。
4.比较“ui”和“iu”,儿歌记忆:i ū在一起,声调标在后。
(四)做手势齐读板书,抽读。
(五)课间操。
iū,iū,什么iū,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iú,什么iú,鱼儿鱼儿水中游;
iǔ,iǔ,什么iǔ,你是我的好朋友;
iù,iù,什么iù,上下楼梯要靠右。
四、书写ao、ou、iu 3个复韵母
1.说出ao、ou、iu3个复韵母的组成。
2.说说每个字母应占什么格?
3.教师范写,让学生观察书写顺序,学生抄写字母,教师巡视,纠正姿势。
4.展示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改。比如ao的两个字母写成a o,让学生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教师强调两个字母要写得紧凑。
第二课时
一、复*
出示复韵母“ao、ou、iu”,齐读,指生读。
二、游玩拼音乐园,学会拼读音节。
(一)游智慧宫
师引:小朋友都很能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连他们的四个兄弟姐妹也认识了。现在请蓝猫带我们一起去游智慧宫吧!(教师出示图:分为五层,从两拼音节到三拼音节)5.q-i-ao—qiao j-i-ao xiao 4.y—ao---yao you 3.j—iu—jiu niu liu 2.l---ou----lou zou zhou 1.z—ao---zao sao shao 回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出示guā让学生拼读,体会拼读的方法。
(1)自己试拼。
(2)同桌互拼,相互纠正。(3)指名拼读。
(4)请平时学*有困难的学生拼。
(二)“你做我猜”游戏
我们闯智慧宫已经成功了!智慧宫主人发话了:“叶老师,以前都是你来考学学生,现在让学生也考考你。”
规则:请学生上台拿出一张音节卡,下面学生用动作、表情来比画,让老师来猜。
(you shou xiao niu)(三)逛超市购物。
8 师:玩了那么久,蓝猫的肚子饿了,瞧,它想带大家去哪呢?(出示图片)指名一个学生当售货员,根据学生拼读的音节,拿出相应的实物。
(niú ròu ào tè màn zú qiú bā bǎo zhōu yóu yú sī qiǎo kè lì hǒo lìyǒu)
三、识字
1、复*音节:
“ chi yu ai mao cao rou ”。
2、看图说话,培养能力。
点击课件(小猫在吃鱼的画面),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图的意思。
3、借助拼音,读词学句。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的真好,拼音宝宝也来打招呼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显示音节“xiao mao”。指名学生拼读,再出示词语“小猫”,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小猫”。出示音节“ai”,指名学生拼读,再读生字“爱”。出示音节“chi yu ”,再读生字“吃鱼”。然后,让学生把这几个词连起来读一读(小猫爱吃鱼)。
4、识记生字,自主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到书上找一找这几个生字,动笔画一画,动嘴读一读,动脑想一想。
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自主认读。
9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学生汇报时呈现了各种方式,例如,读字、组词、说话,分析字形等。
5、认读句子,读出语气。
教师先范读句子,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语气、语速、重音。让学生自己体会着读一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6、再创情境,识词学句。
课件演示小动物,让学生找一找小狗、小马、小牛的家。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自主识字、认读句子。
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
7、课外拓展,引发兴趣。
教师问:“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爱吃什么呢?”
8、学读儿歌,再识生字。
教师利用课件“大公鸡”引出要学的儿歌,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有礼貌
大公鸡,有礼貌,见了太阳就问好。
太阳公公咪咪笑,奖他一顶大红帽。
学生先自学,然后指名学生朗读,再让学生表演着读。教师请示学生范读,让学生挑战教师读。
10 认读“好”这个生字。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儿歌想说点什么。教师随机教给学生“礼貌歌”,师生同唱。
四、告别蓝猫,结束课程,礼仪教育
1、玩了一天,蓝猫要回家了,你想跟蓝猫说什么?
2、蓝猫又会跟大家说什么呢?他什么也没说,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奖状,看看上面写着什么?(出示奖状:yōu xiù)
3、总结:今天我们学*了第10课,学到了什么本领?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 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ie üe和ye 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
11 规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检查,导入新课。
1.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3.指名认读音节:nü lü和ju qu xu,复*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歄。(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二)提出教学任务。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进一步掌握复韵母发音时口形的特点。还学会了带复韵母的三拼音。这节课我们再来学*2个复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看插图说话,引出ie:图上画着什么?启发学生回答“椰树”,板书ie。
2.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
ie老师是怎么读的呢?(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12 4.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yē 椰树 yé 爷爷 yě 田野 yè 叶子
(四)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范读üe,出示复韵母üe。
3.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4.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5.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去掉ü的两点?(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6.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7.练*üe与声母的拼音。
8.四声练*:quē(缺点)qué(瘸子)què(退却)(喜鹊)
(五)巩固练*。
1.看卡片认读:ie üe ye yue 2.打乱次序认读带调ie üe ye yue 3.做“摘星星”的游戏。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
写xiě 谢xiè 雪xuě 学xué 耳ě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把拼音卡片ie ye ü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3.拼读音节。
(二)拼读üe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ü上去点的规则。
1.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复*j q x碰上ü,两点省略规则。)
2.练*lüe nüe jue que xue的四声,并组词。lüè(掠起)lüè(简略)nüè(虐待)
juē(撅起)jué(感觉)qué(瘸子)juè(倔强)
(三)教学特殊韵母er。
1.出示插图,这是什么?(这是耳朵。)
2.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3.读er,练*er的四声。ér(儿童)ěr(耳朵)èr(第二)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
1.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üe 2.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yē椰子yé爷爷yě田野yè树叶 ér儿童ěr耳朵èr一二三四
3.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什么弯弯怎么样。)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家、飞、机、有、儿、河、入、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巩固练*。
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九)小结。
复*三
教学目标:
1、复*复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与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3、复*所学的词语,并能选词造句。
4、拼读儿歌《拼一拼》,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一想,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图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我会读。
1.卡片认读单韵母:i e u r
2.你能把这些单韵母组成复韵母吗?读一读。
3.读:ie——ei iu——ui ei——er,说一说每一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二)第二题:我会连。
1.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自己试着把音节和图片连接起来。
(三)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能认读。
2.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3.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xiǎo niǎo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luó bō shuǐ cǎi bǐ chǐ zi qiān bǐ shū bāo
第二课时
(一)第三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词语。
2.谁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3.这些词语你能给它归归类吗?说说你归类的理由。(人称、动物、动作)
(二)第四题:读读拼拼。
1.出示儿歌《拼一拼》,自由拼读儿歌。
2.朗读儿歌。(指名读、齐读)
3.拿出学生自己准备的三个圆圈和三条直线,拼拼小鸭和小兔。
4.小组合作:用圆圈和直线拼拼其它的图案,看哪一小组拼出的图案最多,最有趣。
《an en in un ün》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
教学难点:掌握en in yun的读音,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uan。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检查。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教师小结:我们已经学了8个复韵母,1个特别韵母。2.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让学生找出和它们读音相同的复韵母。
(二)提出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鼻韵母,板书:an en in。这三个复韵母后面都有-n,这个-n,不是声母n,只表示鼻音。发音时摆好发“n”的准备,舌尖顶住上颚的前部,让气流从鼻孔出来。(教师用手势演示。)因此,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领读“前鼻韵母”2遍。
(三)教前鼻韵母a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1.看插图说话引出an:图上画着什么?(**)领读2遍,读准“安”的音。指名读“**”。简介**,**的“安”就是韵母an。
2.教学an的发音。
(1)讲解发音要领:把an和-n合在一起,先发a,口不宜张得太大,马上用舌尖顶住上腭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出来,要念成一个音。
(2)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看看an是怎么写的。先写a,再写n,团结友爱不分开。学生书空。
19 的四声练*:ān(**)ǎn(俺家)àn(黑暗)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an,看图,图上画着什么?
5.教学发音,y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an。教师范读、领读。
的声调标在a上,进行四声练*:
yuān(冤家)yuán(原因)yuǎn(遥远)yuàn(庭院)
(四)教学前鼻韵母en。
1.看插图说话: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板书:en 2.教学en的发音:启发学生用学*an的方法练*en 的发音,提示,先发e,马上用舌尖顶住上腭的前部,使气流从鼻孔中出来。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的四声练*,声调标在e上。ēn(恩情)(周恩来)èn(摁铃)
(五)教学前鼻韵母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1.看插图说话,引出in和yin: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小白兔在树荫下乘凉)领读:树荫2遍。“荫”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又一个前鼻韵母,在in的前面加上声母y,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n,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相同。板书:in yin 2.练*发音。
谁能学着发an en的样子,发in的音?(学生试读,师生共同正音。)
3.告诉学生in的声调标在i上,去掉i的点。
20 4.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
树荫下面多阴凉,yīn yīn yīn
十五的月亮洒银光,yín yín yín
夏天热,喝饮料,yǐn yǐn yǐn
杯上有个小手印,yìn yìn yìn 5.拼读音节练*。
(六)巩固练*。
1.认读an en in,对比发音,教师发音,学生辨别。“开双列火车”对比发音,看哪对小朋友读得好。
2.“摘花瓣”游戏,认读音节。
将一些音节写在几朵花的花瓣上,读对一个摘下花瓣送给读的同学,看谁摘的花瓣多。
(七)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卡片认读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yuan,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尾音是什么?(它们的尾音是“-n”。)
2.对比读:ai —an ei—en iu—in读后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3.听音,说说是哪个韵母,是第几声。
安全()黑暗()恩()情 摁()门铃
(二)拼读an en in构成的音节。
1.出示:sh—ān→shān zh—ēn→zhēn l—ín→lín(分
21 别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
2.指名读、齐读四声练*。
shān(高山)shǎn(闪亮)shàn(扇子)zhēn(打针)zhèn(地震)zhěn(枕头)
līn(拎东西)lín(树林)lǐn(凛冽)lìn(吝啬)
(三)学*带an的三拼音。
1.出示:g—u—ǎn→guǎn等三拼音。问:这是一个什么拼音?介母是什么?an和声母做朋友,中间人既可以是i,也可以是u。
2.填空:j—ü—an→()q—ü—an→()x—ü—an→()复*ü上两点省略规则。
(四)游戏。做“摘星星”的游戏。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检查。
1.认读卡片an en in,这些叫什么韵母?“-n”表示什么?该怎么发音?
2.指名读音节,音节词。
shān(gāo shān)zhēn(dǎ zhēn)lín(shù lín)yìn(yóu yìn)
(二)提出教学任务。
上两节课我们学*了3个前鼻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前鼻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韵尾-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腭前部,从鼻孔中出
22 气。这节课我们再来学*2个前鼻韵母和1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且会正确拼读音节。
(三)教学鼻韵母un。
1.看插图说话引出un:图上画着什么?谁能用“蚊子”说一句话?(蚊子是害虫。蚊子最讨厌。我们要消灭蚊子。)
2.读准un,认清形。
(1)启发学生自己读准un,教师正音。(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练*un的四声,指出声调标在u上。(3)出示:g—ǔn→gǔn拼读音节。
四声组词练*:lūn(抡东西)lún(轮船)lùn(理论)
(四)教学鼻韵母ü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
1.看投影说话引出ün:图上画着什么?出示:ün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说ün是怎么发音的?
3.出示:yun这是整体认读音节,yun的读音与ün一样,它的韵母是ün,而不是un。为什么yun要把ü的两点去掉?(大y来带头,小ü擦掉眼泪笑嘻嘻。)
4.四声练*:yūn(晕倒、晕车)yún(白云)yǔn(陨石)
yùn(运气)
(五)教学带ün的音节。
1.出示:j—ü→ju q—ü→qu x—ü→xu 说说这些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同样是ü,为什么写法不一样?
23(复*顺口溜: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2.出示:j—ün→()q—ün→()x—ün→()说说这些音节中的韵母是什么?复*顺口溜。
3.教师小结:ün和un要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j q x不与un相拼,只和ün相拼,所以j q x与ün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不写。
(六)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叫什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用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请学生在图上标上方位词:远处、近处、左边、右边)
(七)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登山》,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登过山吗?在登山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吗?或是印象深刻的事。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八)认生字。
24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山、田、左、片、右、风、云、她。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九)巩固练*。
1.比一比,看谁读得清:ai---ao---an
ou---un---ün en---ei---er 2.拼一拼,读一读。
yàn zi dà suàn xuě rén hǎn tún hǎi jūn sēn lín lún chuan jīn tiān pá shān wèn tí wén huà jiǎo yìn fān shēn 3.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十)小结。
《ang、eng、ing、ong》
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
25 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9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4.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
认字是本课的重点。a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 读是难点。
教学准备:部分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及相关的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导入
1.谈话:上一课咱们学*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ün。
3.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二、学*新课
1.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
出示四幅图,问:谁能说出图上的内容?(如:这是一只老山羊;
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台灯;
老鹰站在树上;
那是一只座钟)
2.相机出示音节yáng、dēng、yīng、zhōng,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和音节来学*四个新的韵母。
3.学*ang
a.读准ang的音。
①师指着图1读“羊”。(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学生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指名说说“羊”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羊”是由声母y和韵母ang拼出来的)
②出示ang,告诉学生把“羊”的韵母áng读的平声就是ang的读音。
③将ang和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
教师师范,知道发好鼻尾音ng。
④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学生ang的发音方法。
⑤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b.教学ang的四声:出示āng、áng、ǎng、àng 学生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c.师生共同小结学*步骤。
4.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eng。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a.读准eng 的音。
①探究“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
②发现eng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联系eng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g的音。)
b.学*eng的四声。
c.四人小组反馈合作学*的情况。
5.学*ing、ong。
a.读准ing和ong的音。
①看图读准鹰(yīng)和钟(zhōng)。提问:鹰(yīng)和钟(zhōng)的韵母是谁?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的方法,猜猜ing 和ong各自先发哪个字母的音。
③练*发音。出示后鼻韵母ing、ong告诉学生猜得很对,它俩就是我们要学的另外两个后鼻韵母。学生自己练*发音,同桌相互练*。
④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⑤小组赛ing、ong 的四声。
6.巩固练*。
谈话:我们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现在来做两个游戏吧!
①做“送信”游戏:请一名学生将四张后鼻韵母卡片分给四个同学,再请这四个同学上台来带读。(配读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表扬信。)
②听音组合:将单韵母a、e、o、i、u、ǖ和尾音ng发给学生,师发音,生做组合游戏。
7.学*整体认读音节。
①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īng。问:谁会读这个音节?告诉学生这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
②学生组词,学*ying的四声。如:yīng(英雄,老鹰),yíng(欢迎、萤火虫)、yǐng(电影、影子)、yìng(软硬、答应)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指导书写ying及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带调后鼻韵母,请学生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带读。
2.过渡:这些鲜美的“蘑菇”与一些声母叫朋友组成了音节,大家想拼吗?
二、学*二拼音节
1.学*拼读zh sh与ang组成的音节: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齐读。
2.学*拼读b、m、g、h与eng组成的音节:beng、meng、geng、heng
1)四人小组互练。
2)开展“四人小组开火车拼读音节”擂台赛。
3.学*j、x、m、与ing、ch、c与ong组成的音节。
1)出示音节:jing、xing、ming、ting、cong、chong。
2)学生自己练*拼读,看谁拼的又快又准。
3)学生挑选自己会拼的,当小老师教大家。
4.巩固练*。
做听音节猜韵母的游戏。老师读音节,学生听音节,说说韵母是谁:hóng,zhǎng,qīng,chéng,yòng
三、学*儿歌《彩虹》
1.出示情境图,问: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为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雨过天晴,桥,白云。
2.学*朗读儿歌。
1)出示儿歌,学生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
2)学生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3)领读,齐读,表演读。(适当的加上活泼的动作)
3.识记生字:雨,天,桥。
1)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天”和“桥”是三拼音节;
“雨”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学生读准确。
2)记忆字形。
启发学生自主识记生字“雨”“天”。(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猜谜,编顺口溜,与熟字比较等方法记)如猜字谜:“大”字头上加一横是什么字?(天)
比赛读词语:“木桥、石桥、天桥、大桥、小桥”,识记生字“桥”。
四、扩展练*
拼读音节:bang pang meng fong deng teng neng lang bing ping ting qing zong song
第三课时
一、复*导入
表演读儿歌《彩虹》。
二、学*三拼音节
1.复*三音节的拼读方法。生练*拼读,指名读,齐读。
2.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巩固读音,如:zhuang(服装的装),chuang(门窗的窗),qiong(贫穷的穷),shuang(双手的双),xiong(凶猛的凶)。
三、学*音节词
1.学*音节词tài yáng
1)练*拼读。学生试拼:指名读。
2)指导书写。
2.扩展练*。
1)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an——ang en——eng in——ing
2)拼一拼
dà yàn bāng máng fēng zheng xìn fēng nào zhōng shān dòng dēng long yíng huǒ chóng
3)读一读
老师老家白鹅天鹅花朵一朵花下雨雨衣大桥一条河一条鱼
(四人小组合作练*,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短文
1.谈话激趣:到今天,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完了。大家借助拼音可以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了。这儿有一段话很有趣,想读吗?
2.学*朗读短文。
a学生自由读短文,教师巡视。
b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句)
c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赛读。
3.了解短文意思,问: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词语卡片:老师,小文,一朵,白鹅,一条)
4.识记生字。
1)看拼音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词语;
去掉词,只读生字;
文、师、老、鹅、朵、条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问: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句子: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2.小朋友们爱老师。
3.一条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学生自读;
同桌相互检查;
指名读)
五、扩展练*
1.学*词语搭配:
↗()
↗()
一条→()一只→()
↘()
↘()
2.谜语
多彩绳子颜色鲜,两头弯弯挂蓝天,要说绳子有多长,这山挂到那山前。
(回家给爸妈猜,猜到了送他们儿歌《彩虹》)
复*四
教学目标:
1.复*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4.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5.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6.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7.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分类按顺序排列。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描描读读。
1.先读韵母卡片,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2.按虚线描韵母,一边描一边想想这个韵母的读音。
3.描完了再按顺序读一读。
4.扩展活动,做游戏“找朋友”。
一部分同学举声母卡片,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一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拼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二)第二题:我会连。
1.听老师模仿动物的叫声,猜猜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要注意三拼音的读法)
3.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
5.扩展活动:拼读下面的音节。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课时
(一)第三题:读读画画。
1.出示音节,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什么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师: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就告诉我们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还可以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又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简笔画画下来。
4.交流,并说说带上这些东西的理由。
(二)第四题:我会讲。
1.出示插图,认读图中的两个音节词。了解独木桥的特点。
2.小组合作,看清图意,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3.小组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儿干什么?它们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4.自己练*讲故事、指名讲、同学点评。
5.假设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抢先过独木桥,会造成什么结果?(适时地进行互相谦让的教育。)
(三)第五题:我会读。
1.卡片抽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能选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小组合作,选用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第三课时
(一)第六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诗歌《秋叶飘飘》,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4.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想象秋叶飞舞时还像什么?秋姑娘还会发来什么电报?(了解秋天的特点)
5.谁能试着背背这首优美的诗歌。
(二)第七题:我会读。(系统复*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复*23个声母。
(1)读、背声母。
(2)区别形近字母:b—d p—q f—t m—n
音近字母:n—l z—zh c—ch s—sh
(3)再熟读、背声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复*24个韵母。
(1)分组读: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重点复*复韵母和鼻韵母的连读方法)
(2)对比读: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连起来熟读、记忆。
3.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分类读。
翘舌平舌;
其后加i的有7个;
跟韵母读音相同;
用大y带头的有8个;
还有一个wu。
(2)熟读,记忆。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篇六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内容]小狗抬花轿
设计意图:
《小狗抬花轿》的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是一首生动活波,富有情趣,并深爱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这道儿歌让幼儿的表现力、肢体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使幼儿的表现力、相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幼儿想说、敢说、积极说。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歌曲。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3难点:2
[活动准备]
图片、头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轿图片,引起课题。
师:看,这是什么?在哪见过?
二、欣赏图片,熟悉理解歌词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要讲给小朋友
们听,小朋友们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待会儿老师要问小朋友问题噢!教师边放图片,边讲故事。
师:有几只小动物抬呢?(八只小狗抬花轿)
师:花轿里坐着谁?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呢?(老虎坐
轿把扇摇)
师:“哎呦”?咦,好像是小狗的声音,怎么了呀?我们现在去看看?
观察图片,请幼儿说说小狗怎么了?(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脚)
原来,小狗不小心跌了一跤,差点弄翻了轿子,老虎很生气,踢了小狗一脚,小狗生伤心。
三、请幼儿帮小狗想一个方法战胜老虎。
四、在倾听、理解的基本上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2、随音乐师生同唱。
3、边看图片边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幼儿随音乐唱,并跟随老师做动作。
六、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都特别棒,并且还帮小狗想了好多办法战胜老虎,小狗特别高兴,让老师带小朋友们到楼下做游戏。幼儿们边唱儿歌边“开小火车”走出活动室。
附: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的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
老虎摔了一大跤。
推荐访问:大班 教学活动 教案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6篇) 2023年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大班(6篇)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