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菁选2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2-11 12:10:07 来源:网友投稿

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1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菁选2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菁选2篇(全文完整)

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1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2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可溶性糖的鉴定

  a.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

  2、蛋白质的鉴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b、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

  c. 蛋清要先稀释;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

  3、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成分

 

0.1g/mlNaOH溶液

0.1g/ml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

0.05g/mlCuSO4溶液

0.01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

是否混合

混合后再滴加

先加双缩脲试剂A后加双缩脲试剂B

是否加热

水浴加热

不加热

推荐访问:高考 知识点 要点 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 菁选2篇 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1 高考生物要点知识点100个 高考生物重要知识点 生物高三知识点